财务表现 - 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攀升至26.4%的新高度[2]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实现206亿元营收[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从186亿元增长14.4%至213亿元[2] -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从181亿元增长14.1%至206亿元[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较2025年第一季度的23.2%有所提升[2] - 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15.4%相比毛利率提升幅度更为显著[2] 交付与销售 - 二季度小米汽车成功交付新车81,302辆[2] - 上半年新车累计交付量达157,171辆[2] - YU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台[5] - 小米汽车平均单价达到25万元属于高端车型[4] 产品与技术 - 发布新车YU7系列包括三款配置起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和32.99万元[5] - YU7系列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CLTC续航最高达835km[5] - 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块标配激光雷达和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5] - 搭载NVIDIADRIVEAGXThor™车载计算平台算力达700TOPS[5] - Xiaomi SU7系列于7月底开启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7] - Xiaomi 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6分22秒091的成绩位列纽北圈速总榜全球第三[7] - 量产车以7分04秒957的成绩成为纽北赛道最速量产电动车[7] 成本与效率 - 毛利率提升主要归因于核心零部件成本缩减、单位制造成本降低以及高ASP车型SU7 Ultra交付量显著增加[4] - 平台化优势显著YU7和SU7均基于小米Modena平台开发模块化标准化带来供应链集中化优势[4] - 生产效率较高支撑毛利率水平[4] 市场拓展 - 小米汽车将在2027年正式进军欧洲市场目前处于调研筹备过程中[2] - 小米品牌在欧洲的知名度在95%以上部分国家如西班牙达到98%~99%[8] - 公司目标是在2027年之前提升小米汽车品牌知名度并激发用户兴趣[8] 机器人业务 - 在机器人领域有四五年的投资历史重点关注工厂人形机器人方向[9] - 现阶段目标是在自有工厂尝试业务闭环并提高效率[9] - 尚未看到非常明确在商业上形成闭环的时间点难度非常高[10] 盈利展望 - 重申下半年单季度盈利目标但很难讲是在三季度还是四季度实现[2] - 实现累计盈利目标仍需经历一段较长的历程[4] - 短期看成本端没有大的变量长期取决于能否保持比较好的订单量[4]
小米汽车:三季度或四季度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