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豪赌Robotaxi+不是如祺出行的解药
如祺出行如祺出行(HK:09680) 36氪·2025-08-20 15:5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CEO认为Robotaxi是出行服务的未来 赛道已进入比拼落地能力阶段 规模化商业落地决定玩家资格 [1] - 公司押宝Robotaxi作为核心战略 当前Robotaxi车队规模突破300辆 运营站点超过4000个 [1] - 公司于2024年7月启动"Robotaxi+"战略 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包括资产运营方案和运维方案 [6] - 战略包含两大拓展计划:"星火计划"目标5年内覆盖100个城市 构建超万辆规模车队;"星河计划"推动10亿级投资 建设三级运维网络 [6] - 战略转型体现从轻资产模式向重资产模式转变 涉及车队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 [7]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公司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6.27亿元、6.93亿元和5.64亿元 毛利率持续为负且改善缓慢(-10.7%/-7.0%/-1.4%) [8] - 收入成本持续上涨:2021-2023年分别为12.59亿元、15.14亿元和23.12亿元 均超过当年收入 [8] - 第三方平台服务费用大幅增长:2021-2023年佣金支出从691万元增至9551万元 占网约车服务收入比例达5.3% [11] - 第三方订单依赖度显著提升: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比例从2022年28%增至2023年59% [10] 市场竞争与行业格局 - 滴滴出行占据网约车市场70%份额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态势 [3] - 百度萝卜快跑已在36座城市实现商业化运营 车队规模超1000辆 累计服务1.1亿人次 并宣布单城盈利 [13] - 滴滴自动驾驶2024年10月完成21.3亿元C轮融资 用于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13] - 滴滴与广汽埃安达成合作 共同推进Robotaxi量产车开发 将通过混合派单形式接入滴滴网络 [14] 技术合作与发展历程 - 2021年启动Robotaxi开发 与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达成合作 引入L4级自动驾驶技术 [3] - 2022年推出全球首个开放性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 同年10月在广州南沙实现混合运营 [3] - 2023年将运营范围扩展至深圳宝安、南山及横琴粤澳合作区 自有车队达100辆 安全运营里程超100万公里 [5] - 2024年港股上市后车队规模达到300辆 [5] 运营挑战与风险因素 - 自营平台流量未达预期 用户留存率持续下降:2021-2023年分别为31.7%/31.0%/27.8% [11] - 第三方平台流量分配机制优先低价和高响应运力 导致用户忠诚度低且难以转化 [11] - 缺乏出行场景与路况数据积累 难以通过数据反哺提升运营效率 [14] - 头部平台(百度地图/滴滴)自建Robotaxi生态 可能限制公司接入主流流量入口 [13][16] 合作伙伴与产业链关系 - 广汽集团作为股东方 同时与公司及滴滴合作推进Robotaxi 未独家绑定单一合作伙伴 [16] - 公司计划通过广汽量产车型将单车成本压至2.1元/公里 并通过聚合模式销售运力 [13] - 与头部流量平台存在既依赖又竞争的矛盾关系:依赖其获客但可能被排除在生态之外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