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板块大爆发!泓德基金操昭煦:把握创新药械出海机遇,看好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

行业表现与趋势 - 创新药板块迎来上涨行情 A股创新药指数和香港恒生创新药指数整体上涨 多家港股创新药上市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100% [1] - 行业从"烧钱"阶段切换至盈利驱动新周期 销售费用等刚性成本持续下探 行业收入快速放量 [1] - 政策端"鼓励创新"暖风频吹 创新药获批数量激增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舞台展现强劲竞争力与更高研发效率 [1] 投资配置策略 - 当前主要投资于创新药公司 未来长期会视情况兼顾有国际化能力的医疗器械公司 [2][4] - 创新药行业产业周期预计持续几年 估值仍具性价比 因此仍以创新药为主要配置方向 [4] 国际化与出海机遇 - 关注医药企业"出海"不仅因海外市场潜力 更因"国际化"是对企业能力的高端检验 [2][4] - 创新药行业BD商业模式体现跨国药企对中国产品的认可 例如跨国药企在中国寻找PD-1/VEGF双抗 [4][5] - 中国内镜行业是全球研发活力最旺盛区域市场 因患者检测量全球第一且医工合作紧密 预计未来3-5年快速进入欧美市场 [5] - 器械国际化赛道中 海外收入占比高、渠道建设领先的公司更具优势 海外市场提供空间 国内业务提供估值弹性 [3][7] 创新药投资逻辑 - 投资判断基于研发管线成功率的专业判断和数据佐证 包括全球同行成败记录参考 而非刻意选择是否达成License-out交易的公司 [6] - 已实现License-out交易的产品成功率相对更高 因MNC尽职调查能看到更多超前数据 [6] - 中国创新药企业研发晚期项目多为成熟靶点或机制 成功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但未来3年突破式创新进入晚期阶段后失败率将提升 [6] 医疗器械修复与机会 - 医疗设备业绩修复可能在三、四季度更早到来 因渠道去库存结束和设备以旧换新国补支持 高耗和IVD修复晚于设备 [7] - 优先关注海外收入占比高、渠道强且国内业务受集采/DRG政策影响大的公司 这类公司在设备、耗材、IVD行业均有分布 [3][7] 医疗机器人发展 - 更看好手术和康复机器人在近未来的应用 因国内手术机器人快速迭代大幅降低成本 提升经济可及性 [8] - 手术机器人驱动因素为技术进步 包括覆盖更多手术领域、更精细、更简单易学且成本更低 而非仅医保支付 [8] - 技术进步对人力成本高或缺乏专业医生的国家更具吸引力 国内头部手术机器人公司已开始布局国际市场 [8][9] - 国内医疗机器人头部企业产品在基础性能上与国际龙头无本质差距 仅在耐用性、维护性和新技术方面有差距 预计几年内赶上 [10] - 医疗机器人不要求具身智能 但要求更高操作精度、稳定性和多自由度 国内运用量不足限制进步速度 但随渗透率提升将复刻工程师红利优势 [10] 脑机接口与AI医疗 - 脑机接口行业属长期发展赛道 非侵入式技术门槛低且为远期终极追求 侵入式技术在5-10年内更现实但使用门槛高 [11][12] - AI医疗运用尚不成熟 2B、2H和2C短期均不具备好商业模式 但医疗器械企业在设备中运用AI技术或CRO在药品设计中运用AI将形成强竞争优势 [13] - 临床数据运用在短期内不会形成太多机会 [13] 技术迭代领域投资方法 - 客观评估未来可见销售曲线 用确定性和折现率对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内部回报率 [14] - 确定性评估依靠专业性研究(如创新药临床数据挖掘)和前瞻性判断(与行业从业者、国际同行及下游使用者交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