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国智慧水利由"框架建设"迈向"深度应用"阶段

智慧水利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中国智慧水利市场规模达102.3亿元 [4] - 2024年水利建设投资额1.35万亿元 同比增长12.8% 智慧水利项目占比显著提升 [4] - 行业形成"顶层设计-基础设施-重点应用-公共服务"全链条布局 [1] 技术应用与典型案例 - 科大讯飞智能叫应系统成功预警西林县山洪灾害 向57名责任人发送114条预警信息 协助89户361人转移避险 [1] - 企业打造"一平台三中台2+N应用"方案 实现水利场景数字化、模拟智慧化和决策精准化 [2] - 数字孪生引江济淮、龙云灌区等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天候智慧防汛 [3] 行业现存挑战 - 50%中小河流缺乏监测设施 多数中小水库堤防未开展安全监测 [3] - 设备接口与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自动化率偏低 [3] - 跨部门数据整合共享程度不足 影响数据综合价值利用 [3] - 人工智能技术在防洪决策、工程预警等领域落地应用仍显不足 [3]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3-5年行业将从"框架建设"转向"深度应用"阶段 聚焦数字孪生+大模型+全域感知技术主线 [6] - 重点发展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 提升覆盖范围与监测精度 [5] - 数字孪生水利将围绕监测感知、数据底板、模型平台和智能应用进行建设 [5] - 水利部推动"人工智能+水利"专项行动 构建水利大模型应用框架 [4][5] - 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与跨部门联动 推动省市县三级数据仓共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