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玩家起诉《王者荣耀》背后:匹配机制疑虑难解

诉讼案件背景 - 玩家孙千和起诉腾讯要求公开《王者荣耀》匹配算法 案件于8月12日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持续约7小时未宣布结果 [1][2] - 原告质疑匹配机制不透明 指控系统在玩家连胜后故意匹配弱势队友和强势对手 使胜率趋近50% [2] - 诉讼请求包括要求腾讯公开匹配机制的具体影响因素 各因素在不同游戏模式中的权重占比 并承担诉讼费用 [2] 双方争议焦点 - 腾讯主张匹配算法属于商业秘密 公开可能被黑产利用损害玩家利益 [3] - 腾讯声称已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匹配机制 但原告认为现有公开内容仅为承诺而非实质算法披露 [3] - 原告援引多部法律法规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支持其诉求 [3] 游戏运营与财务表现 - 《王者荣耀》为国内收入最高手游之一 长期位居App Store手游收入榜头部 [5] -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本土市场游戏收入404亿元 同比增长17% 部分由《王者荣耀》收入增长驱动 [5] - 2024年10月游戏九周年庆活动期间超过1亿玩家登录 [5] 匹配机制技术细节 - 游戏采用Elo评分体系评估玩家综合能力 匹配时优先选择实力相近玩家 [6][7] - 官方称匹配机制考虑段位和隐藏分(Elo值) 单局胜负不会显著改变系统对玩家能力的评估 [6] - 腾讯2018年公开否认通过算法干预胜率 强调胜负受阵容搭配、操作状态等多因素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