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浪浪山”之后,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不只神话
光线传媒光线传媒(SZ:300251) 36氪·2025-08-21 12:13

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8亿元,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预测最终票房有望突破17亿元 [1] - 国产动画电影票房TOP10中2020年后上映作品占比高达80%,年度总票房从2018年16.57亿元跃升至2025年百亿规模,实现八年八倍增长 [4] - 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突破151亿元创历史新高 [4] 高票房国产动画电影特征 - 时间分布集中:80%高票房作品集中在2020年后 [4] - 题材垄断:奇幻题材占主导(6/7),传统神话IP改编作品表现突出 [6] - 口碑正相关:高票房作品普遍伴随高口碑,如《哪吒》8.4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 [7] 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路径 - 传统神话当代演绎路径:以《哪吒》系列为代表,依托文化基因进行现代化革新 [9] - 亲子向IP养成路径:以《熊出没》系列为代表,通过系列化开发培养观众忠诚度 [9] - 两大路径形成光线传媒与华强方特主导的竞争格局,TOP10中分别占4部和3部 [11] 产业发展背景 - 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预计2025年突破4500亿元,较2019年760亿元实现近5倍增长 [12] -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打破"动画片等于低幼向"市场偏见 [12] - 进口动画电影市场号召力减弱,近十年冠军《疯狂动物城》15.38亿元弱于《姜子牙》 [14] 当前面临挑战 - 2024年上映62部动画电影累计票房68.63亿元,同比减少15% [18] - 神话题材改编同质化严重,中尾部作品面临生存压力 [18] - 亲子IP赛道创新受限,《熊出没》垄断市场,《喜羊羊》系列反响平平 [20] 未来发展建议 - 神话IP改编需转向"故事内核当代化转译",回应现实问题 [21] - 亲子IP需打破"低幼"与"说教"窠臼,创造全年龄审美体验 [23] - 需开拓第三条发展道路,结合AI技术革新创作国际视野作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