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北京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 昌平区将依托机器人互动体验等开展“科技助老”
科普月活动概况 - 北京市将于2025年9月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及经开区,组织近3000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1] - 活动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重点人群,实施五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六大重点工程 [1] - 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科技成果、顶尖科研团队风采及科技创新与科普新模式 [1] 重点群体与特色活动 - 昌平区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52场次"科技助老"活动,采用机器人互动、VR/AR等技术,并设立"银龄需求墙"征集建议 [1] - 平谷区举办第十五届北京科学嘉年华,设置六大星球主题,展示农业中关村、首都物流高地等建设成果,并举办炒菜机器人大赛等活动 [2] - 市科协将开展1000余场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打造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 [3] 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 - 昌平区联合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举办机器人产业沙龙,组织30场健康科普活动,并在20个社区推进"健康科普进万家" [2] - 市纲要实施办动员学协会、企业、高校等开展科普联合行动,推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国防科普展等活动 [3] - 加强京津冀与长三角、大湾区互动,举办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和北京科学传播大赛,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3] 活动意义与目标 - 全国科普月旨在推动科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 [3] - 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方式,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