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及核销管理 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 资产减值定义为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可回收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 [1] - 计提范围涵盖金融资产、存货、合同资产、长期资产及财务担保合同 长期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等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各级控股子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主体 参股公司可参考执行 [1] 资产减值认定原则 -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时需进行减值测试 资产负债表日依据确凿证据估计可收回金额 [2] - 减值迹象需根据实际情况认定 包括市价持续下跌、资产陈旧损坏、经济环境恶化等 [2]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涵盖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等 [2]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减值 采用一般方法或简化方法计量信用损失 [2][3] - 一般方法根据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 按整个存续期或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3] - 简化方法适用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 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4] - 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特征分组计提 应收账款结合历史损失经验及前瞻性信息计算损失率 [4] 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期末需全面盘点测试 [5] - 计提情形包括市价持续下跌、已霉烂变质、生产经营变化等 [5] - 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计提 可变现净值依据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及税费确定 [5][6] - 需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特殊情况下可合并计提 [6] 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 长期股权投资根据被投资单位环境变化、技术更新等迹象判断减值 [7] - 按单项投资计提 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确定 [7] - 固定资产存在长期闲置、技术淘汰等情形时需计提减值 [8] - 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确定 [8][9]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时参照固定资产规定计提减值 [9] - 在建工程存在长期停工、技术落后等情形时需计提减值 [9][10] - 无形资产存在被新技术替代、市价大幅下跌等情形时需计提减值 [10][11] - 商誉每年年度终了需进行减值测试 按相关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 [12] 减值准备计提流程 - 财务部门定期组织资产检查 编制减值准备书面报告并履行审议程序 [12] -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由业务部门提供可回收依据 财务部门单项测试或按账龄组合测算 [13] - 存货减值由实物管理部门牵头鉴定 固定资产减值由业务部门牵头核实 [13][14] - 在建工程减值由工程管理部门组织检查 工程项目单位出具专项报告 [14] 减值准备转回与核销 - 存货减值因素消失时可转回 长期资产减值不予转回 [14] - 资产损失需取得合法证据 包括司法机关文件、中介机构鉴证证明等 [14][15] - 核销金额500万元以下由经理层审议 超过500万元需董事会审议 达到净资产0.5%且超2000万元需股东会审议 [15][16] - 涉及关联交易的核销需履行关联交易决策程序 [16] 信息披露与制度执行 - 财务部门需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核销情况 [17] - 制度未规范项目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处理 与法律法规冲突时按国家规定执行 [17]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和修订 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17][18]
福瑞达: 鲁商福瑞达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