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明利: 2025年半年度报告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83%至41.09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同比下滑130.43%,主要受行业周期及新业务投入影响[4] - 公司通过"硬科技+软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以自研存储主控芯片为核心,提供全链路存储解决方案,覆盖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内存条及移动存储四大产品线[5][6][7] - AI浪潮推动存储需求从容量扩容转向场景化定制,公司加速布局企业级、工规级及国产化解决方案,已进入头部云服务商和手机厂商供应链[8][9][10][1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1.09亿元,同比增长88.83%,主要因嵌入式存储业务收入增长290.10%及固态硬盘业务增长64.62%[4][35]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同比下滑130.43%,但第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29.28%,净利率环比提升3.81个百分点[4][31] - 研发费用1.15亿元,同比增长33.20%,主要用于主控芯片及企业级存储技术开发[30][3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固态硬盘类产品覆盖SATA/PCIe接口,容量32GB-8TB,聚焦企业级QLC应用及国产化方案,自研SATA SSD主控已量产[6][7] - 嵌入式存储产品包括eMMC/UFS/LPDDR,LPDDR5X规格达4-16GB,通过紫光展锐5G平台认证[9][10] - 内存条产品线覆盖DDR3-DDR5,包括LPCAMM2/CAMM2等形态,企业级RDIMM已批量出货[11] - 移动存储类产品采用自研SD6.0主控芯片(40nm工艺,支持4K LDPC纠错),适配工业及车载场景[12][38]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全球存储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超25%,AI服务器需求推动企业级存储扩容,QLC技术渗透率预计达20%[13][15][16] - AI终端渗透加速:AI手机2028年渗透率预计达54%,AI PC 2026年出货量预计1.54亿台,驱动高容量存储需求[19][20] - 工控存储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113.8亿美元,CAGR 7.1%,边缘计算及AI质检推升高性能存储需求[21] - 原厂减产推动价格回升,2025年Q3 NAND Flash合约价预计环比增5%-10%,DRAM价格预计增10%-15%[22][32] 客户与市场拓展 - 新进入多家头部云服务商、手机厂商及AIoT终端客户供应链,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实现批量出货[18][30][35] - 国产化进程加速,信创系列固态硬盘及内存条通过海光CPU兼容性认证[37] - 自有品牌"TWSC"全球化布局,覆盖消费级、工规级及车规级应用[30] 制造与供应链能力 - 智能制造基地通过CMMM三级认证及QC080000/BSCI认证,配备六大实验室支持全链路失效分析[35][36] - 晶圆采购来自三星、海力士、美光、长江存储等原厂,直接采购比例持续提升[25][37] - 自建测试产线覆盖晶圆拣选、封装测试及模组老化测试,保障产品可靠性与兼容性[27][28] 研发与生态合作 - 主控芯片研发聚焦40nm及更先进工艺,新一代SD6.0及SATA SSD主控均支持4K LDPC及QLC颗粒[38] - 与存储原厂、终端客户联合开发定制方案,参与行业标准认证及生态共建[37] - 研发团队扩增,覆盖主控设计、固件算法及场景化解决方案开发[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