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KOKO未售先“炒价”,二手平台涨价4倍,下一个LABUBU来了吗?

新品发售与市场热度 - 泡泡玛特计划推出“星星人好梦气象局”和“MOKOKO晒晒夏日”系列新品 发售前48小时部分新品在二手平台被炒至原价的4倍 原价199元的MOKOKO搪胶毛绒挂件被标价840元 [1] - 原价474元可购买6个的星星人毛绒挂件盲盒 单个挂件被标注几十到100多元不等的价格 整套价格被炒至数百甚至近千元 [2] - 黄牛声称“只放十单 涨到5000都给你” 推高市场热度 [1] 价格波动与历史案例 - LABUBU系列曾因补货导致二手价暴跌60% 隐藏款“本我”从4600元跌至2800元 [1] - 星星人系列二手成交价出现回落 发布价888元的商品在27天后以730元成交 发布价770元的商品在16天后以730元成交 [4] - MOKOKO close to sweet搪胶毛绒公仔发布价730元 当天以730元成交 [3] 市场炒作机制分析 - 企业通过“限量发售”和“低概率隐藏款”机制制造稀缺感 触发消费者错失恐惧心理 [6] - 黄牛中介推动新品上市初期价格虚高 导致价格冲高后回归内在价值 [5] - 泡泡玛特新品借势“下一个LABUBU”标签吸引跟风投资者 [6] 消费者行为与动机 - 消费者态度两极化 支持派认为潮玩是“00后的茅台”并愿为设计买单 抵制派拒绝高价并呼吁等待补货 [7] - 盲盒的未知性与系列化设计激发收藏欲 消费者希望通过集齐系列获得满足感 [9] - 部分消费者将盲盒视为“另类投资”期望获利 或在社交媒体晒出稀有款式彰显个性 [9] 行业营销策略与案例 - 泡泡玛特采用饥饿营销与隐藏款机制作为核心营销策略 [6] - 2022年与肯德基联名推出盲盒套餐 隐藏款出现概率仅为1:72 消费者需购买6份套餐集齐全套 部分消费者购买数百份套餐 [9] - 联名活动引发“代吃”服务现象 即他人代为消费套餐只保留盲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