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炬电子: 火炬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MLCC市场规模2024年达到1006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2025年增长至1050亿元,同比增长4.4%,到2029年达到1326亿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5.7% [3] - 全球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2021年为16亿美元,2023年增长至22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到54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在双碳目标和技术进步驱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3] - 行业向智能化、国产化替代方向演进,受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驱动,技术迭代加速、市场需求持续升级 [3] - 特种电子元器件行业呈现高壁垒、稳格局特征,中高端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3]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7.72亿元,同比增长24.2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59.04% [2] - 利润总额为3.20亿元,同比增长73.90% [2]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同比增长58.33%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4%,同比增加1.54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17.58万元,同比下降113.71%,主要因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幅较大 [2][16] 业务板块运营 - 自产元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27.62%,全系列产品收入同比正向增长 [8] - 新材料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含研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显著,业务体量及盈利能力增长显著 [9] - 国际贸易板块实现销售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15.86%,通过开拓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新兴市场实现增长 [9] - 主动元器件业务晶圆销售量突破历史峰值 [8]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拥有专利695项,其中发明专利152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2] - 创新管理体系进入2.0时代,通过项目申报+立项评审+验收评审机制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 [10] - 天极科技微波瓷介芯片电容器及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 - 立亚新材高性能陶瓷纤维项目荣获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13] 产能与投资布局 - 使用自有资金2800万元对全资子公司南安紫华进行增资,注册资本由200万元增至3000万元 [17] - 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对全资子公司上海火炬集团进行增资 [17] - 上海火炬集团使用510万元购买融科热控51%股权 [17] - 构建泉州、广州、成都生产制造基地,业务覆盖多元产品线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连续13年荣登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榜单,在技术、产品、客户方面具备优势地位 [7] - 拥有CNAS实验室认可的火炬电子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 - 营销网络覆盖北京、西安、上海等主要城市,提供24小时内响应、48小时内抵达现场的专业服务 [14] - 贸易业务与全球知名原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覆盖海西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核心区域 [14] 股东回报与激励机制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7590.70万元 [10] - 实施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向174位核心骨干人员激励172万余股股份 [11] - 2024年度全年合并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034.82万元 [10] - 开展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自产核心产品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是用量最大的电子元件品种之一 [3] - 超级电容器产品具有高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安全性能突出等特性 [3] - 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耐温性可达1450℃,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的热端结构部件应用 [4] - 天极科技形成微波芯片电容器、薄膜电路、薄膜无源集成器件、微波介质频率器件四类产品 [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6.7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77%,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及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加 [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2.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9.78%,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 [16] - 应收账款19.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17%,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 [16] - 短期借款4.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28%,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 [16] 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 - 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公示名单 [11] -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深化设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 [11] -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产品生产、公司治理等多项领域,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