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 同比增长107% [2] - 制造端全面承压 电池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和硅片出现负增长 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 行业整体处于全面亏损局面 [2] - 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双重挤压 同质化技术快速普及导致技术创新羸弱 产品差异缩小 企业陷入扩产-降价-亏损恶性循环 [2] - 低价中标 虚假功率标注 以次充好等现象频发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阻碍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 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26.61亿元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7%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 [6] - 资产负债率60.72% 有息负债率21.45% 财务健康水平行业领先 [7] -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6天 [6] 技术创新成果 - 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 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 在欧洲和亚太等高价值市场表现抢眼 [2] - 获得各类授权专利3500多项 其中BC相关专利480项 覆盖新型钝化接触技术和金属化等关键环节 [2] - HPBC 2.0技术实现全面量产 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 良率稳定在97%以上 [4] - HIBC组件量产效率达25.9% 功率突破700W 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工业化光伏产品 [4] - BC电池研发效率达27.81%(ISFH认证) BC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NREL认证) [4] 产能建设进展 - 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 [4] - 陕西西咸新区和铜川HPBC2.0电池产能已开始逐步投产 渭北项目稳步推进 [4] - 与英发德睿和平煤隆基协作产能已经开始逐步投产 [4] 运营效率提升 - 运营提效促进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下降 [1] - 基于行业首创TRCz技术的泰睿硅片单产快速提升并保持成本领先 电阻率集中度持续优化 [5] - 先进激光图形化 复合钝化 0BB等技术得到量产应用 带动产品降本提效 [5] - 已开发无银金属化和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 有望进一步拓展降本提效空间 [5] 市场地位与认可 - 第22次蝉联PV Tech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最高评级 [7] - 通过产业协作+专利布局+商密保护构建完整的BC技术生态圈 [3] - 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确保技术领先性与供应链安全性 [3] 政策环境 - 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明确提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 - 政策导向清晰 光伏产业必须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突破 [7]
破局:隆基绿能BC技术重塑光伏竞争,BC二代畅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