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苏苏州:致富“靠山”就是“三棵树”

核心观点 - 树山村通过建设木栈道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构建"生态经济学"模型 带动农业升级、旅游业发展和产业融合 形成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 [1][5][15] 生态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 - 木栈道全长3.6千米 采用"最小扰动实现最大进入"生态原则建设 与山景融合且保留土壤呼吸空间 [1][3][5] - 木栈道作为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 串联茶田果园与溪涧景观 同时解决农事管理便捷性和出山通道问题 [3][5] - 通过关停矿山、恢复植被和调整产业结构 将原有水土流失严重的矿产开采区改造为梯田茶园 [5] 农业经济升级 - 当地以梨树、茶树和杨梅树"三宝"为核心农产品 木栈道修通后农产品"鲜度"显著提升 [5] - 村民户均年收入超30万元 收入来源包括农产品销售和民宅出租等 [15] - 村级年收入突破千万元级别 形成以"三棵树"为核心的致富模式 [7][15] 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 - 木栈道带动农家乐和民宿业态发展 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如10万元/年的民宅租赁报价)和城市居民入驻经营 [9] - 出现跨地域文化旅居网络(如"这里·树山"分店)和新兴业态(摄影基地、非遗文化馆) [9][11][13] - 宋锦非遗文化馆落户树山 客户覆盖上海深圳等高消费城市 产品定价高端 [13] 产业系统优化 - 木栈道推动环境提升和布局协调 形成系统生产力持续改善 吸引新业态聚集 [15] -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从"门票经济"转向"场景经济" 通过公共空间打造永续经营模式 [15] -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产业反哺生态使共同富裕成为必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