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董事会于8月21日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议案 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本次发行将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期限)选择适当时机完成 并已聘请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1][5] - 公司曾于今年1月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目前已在中国深交所和瑞士交易所上市 [5] 业务模式与全球布局 - 公司采用"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模式 回收处理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及典型废弃物 [5] - 在全球8省市及南非、韩国、印尼等地建设16个工厂 年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报废汽车占6%以上 镍资源占原镍开采量20%以上 [6] - 供应链合作伙伴包括SAMSUNG SDI、CATL、BYD、青山等全球知名企业 [6] 2024年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332亿元(人民币 下同)同比增长8.75% 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19% 扣非净利润12.91亿元大幅增长636.24% [7][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增长41.14% 综合毛利率提升3.05个百分点至15.29% [10] - 分行业收入: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257.62亿元(占比77.59% 增长10.24%)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74.37亿元(占比22.41% 增长3.87%) [11] 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 三元前驱体收入160.75亿元(占比48.42%)同比下降8.57% 四氧化三钴收入20.32亿元(占比6.12%)增长24.82% [11] - 镍资源(MHP、镍板)收入58.48亿元(占比17.61%)大幅增长143.47% 钴回收业务收入20.55亿元(占比6.19%)增长26.23% [11] - 钨资源回收收入16.57亿元(占比4.99%)增长63.52% 电子废弃物回收收入5.06亿元(占比1.52%)下降50.73% [1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动力电池拆解良率超92%(行业平均80%) 除胶率100% 并完成PTC技术系统化升级 [8] - 磷酸铁锂电池再生技术实现锂回收率≥95% 铁磷回收率≥90% 三元电池黑粉处理中镍钴锰回收率>99% 锂回收率≥95% [8] - 公司提出3"芯"超级创新计划 聚焦稀缺资源、新能源材料及新赛道创新 以应对全球行业竞争 [12] 市场与区域分布 - 境内收入253.52亿元(占比76.36%)增长18.06% 境外收入78.48亿元(占比23.64%)下降13.33% [11] - 所有收入均通过自营模式实现 总额331.99亿元 [11]
又一家!靠收废锂电年入超330亿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