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发行25亿元可转债用于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公司业绩保持增长但面临现金流紧张、债务高企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1][2][4] - 公司传统生物质产业尚未盈利 新能源赛道面临红海竞争[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00.20亿元同比增长9.87% 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长9.94%[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51.19%[1] - 2025年6月底短期借款23.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32% 长期借款9.84亿元增幅252.13%[1]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83亿元 第一季度为-7.02亿元同比减少5.44亿元[1] 资金状况 - 2024年4月完成8.8亿元定增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有息负债[2] - 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扩张导致资金压力[1] - 可转债募资25亿元中部分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 业务布局 - 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为可转债主要投向[1] - 大庆生产基地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项目产能利用率超70%但暂未盈利[3] - 大庆风电项目计划投资17.8亿元 预计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4.19%[4] 行业竞争 - 硅碳负极材料2024年市场规模约17.63亿元 竞争异常激烈[2] - 贝特瑞全球市占率超70% 杉杉股份4万吨产能满产 璞泰来绑定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4] 风险因素 - 新技术产业化转化存在不及预期风险[4] - 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下跌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挑战[4] - 阿拉善项目建设投产进度存在低于预期风险[4]
圣泉集团拟募资25亿加码硅碳负极 业绩增长难掩资金与行业竞争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