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6.99亿元,同比增长29.55%,主要受益于军品收入规模增长[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0.09万元,同比减亏1222.52万元,亏损收窄30.8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亿元,同比改善32.88%,主要因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清收力度[2] - 研发费用7587.70万元,同比增长18.37%,反映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8] 业务运营分析 - 军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07%,产品综合毛利率提升2.71个百分点,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及销售规模上升[2] - 开展科研项目184项,包括52项型号项目、25项竞标项目和21项军贸项目,其中5项通过设计定型或技术状态鉴定,3项竞标成功[4][5] - 申报专利29项(含22项发明专利和7项国防专利),获批省部级创新平台1个,获得5项集团公司科技奖项[5] - 民品业务中预应力产品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一带一路"项目,包括雄安新区建设、雅万高铁等[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3.4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7.52%,主要因购买生产性物资货款支出[8] - 存货5.96亿元,同比增长14.72%,主要因原材料和在制品增加[8] - 合同负债1.26亿元,同比增长60.73%,反映订单预收款增长[8] - 短期借款4.27亿元,同比下降13.39%,主要因偿还借款减少[8] 行业与战略定位 - 公司属于其他制造业(证监会行业代码C41),具体为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3399),主营军品和民品业务,以军品为主[3] - 实施"16M133"军品发展战略,明确"365N"军品发展谱系,推进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3][4] - 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均为重点军工企业,拥有常规弹药和信息化弹药完整产业体系,客户覆盖海陆空火箭军等多军兵种[5] 公司治理与ESG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89%),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22] - 万得(Wind)ESG评级为A级,位于同行业前列,推进安全环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12] - 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上半年消费帮扶24万余元,购买帮扶村特色农产品[13]
长城军工: 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