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4,858.40万元,同比下降26.50% [1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485.83万元,同比下降40.64% [10]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同比下降41.18% [10] 收入结构 - 硫氰酸红霉素主营业务收入占比38.30% [10] - 头孢类中间体主营业务收入占比26.03% [10] - 青霉素类中间体主营业务收入占比34.56% [10] - 其他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占比1.11% [10] 研发平台建设 - 高通量菌种选育平台升级,新增微液滴荧光高通量筛选系统用于链霉菌产品选育 [2] - AI赋能实验室小试发酵过程优化,正在进行实验室小罐发酵数据整理分析 [2] - 完善放线菌和链霉菌分子改造工具,部分突变菌株摇瓶效价已有提升 [2] 新技术平台进展 - C1/C2技术平台完成甲醇原料单细胞蛋白菌株开发及中试实验,正开发新配方降本 [3] - 以乙酸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和小分子的研发按计划推进 [3] - 氨基酸产品菌种开发达预期里程碑,正提升效价和糖转率 [4] 产品优化与竞争力 - 对角鲨烷、肌醇、植物鞘氨醇等产品进行菌种与工艺升级,初步达成年度降本目标 [4] - 化妆品原料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涵盖红没药醇、麦角硫因、神经酰胺等 [4] - 相关项目为2025年及未来产品交付奠定基础 [5] 生产优化与自动化 - 制定多项改进方案提升生产稳定性与效率,各产品收率及产量明显增长 [6] - 2025年上半年完成自动化项目14项,正在实施27项,未实施9项 [7] - 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推动自动化改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借鉴经验 [7] AI战略布局 - 与上海金珵科技合作推进AI赋能发酵产业及合成生物学研发 [7] - 打造生成式AI虚拟工程师,建立可解释人工智能工程化平台 [7] - AI动态调控使硫氰酸红霉素实验罐产量超出对照组3%-5% [8] - AI预测发酵趋势并提前干预,大幅降低生产波动 [8] 资质与认证 - 2025年4月1日获得硫氰酸红霉素原料药兽药生产许可证及GMP证书,有效期至2030年3月31日 [9] - 该资质标志产品具备规模化生产法定资格,丰富兽用原料药产品线 [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102,168.31万元,其中超募资金42,168.31万元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3,546.26万元 [12] - 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0,935.95万元 [12] - 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累计投入20,110.31万元 [12] - 使用40,000.0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12,5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2] 超募资金运用 - 超募资金20,000.00万元用于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 [17] - 超募资金10,000.00万元用于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 [17] - 超募资金12,50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超募资金累计使用33,546.26万元 [18] 项目进展与效益 - 上海研究院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报告期内净利润-3,457.86万元 [25] - 绿色循环产业园一期项目转固并实现销售,报告期内净利润-6,831.80万元 [25]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9,583.48万元(含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支出) [26] 公司治理变更 - 根据《公司法》修订公司章程,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27] - 因股权激励归属股份增加,公司股份总数由222,716.00万股增至223,008.50万股 [29] - 注册资本由222,716.00万元变更为223,008.50万元 [29]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