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发布与调整 - 理想i8于7月29日上市后不到一周调整配置 将i8 MAX作为标准配置并取消Pro车型 全国统一售价33.98万元 [1] - 理想i8于8月17日正式开始交付 车辆采用全新动力平台 前驱使用联合动力驱动器 后驱为理想完全自研产品 [3] 供应链合作与信任关系 - 理想与供应商建立深度互信 例如禾赛科技在2022年上海疫情防控期间派驻近40位工程师驻扎工厂近3个月 保障理想L9激光雷达供应 [2] - 供应商对理想调整表示理解 汇川联合动力称双方管理层未过多讨论物料损耗问题 理解公司阶段性调整 [4] - 博世中国区管理层2015年与理想汽车CEO深入沟通 认可其对终端用户体验的强认知和执念 [5] - 疫情期间理想扶持国产化零部件替代国外供应商 供应商数量达180家 [5] - 宁德时代 禾赛科技等核心供应商对理想公司层面变动持理解尊重态度 [5] 供应链管理方法论 - 采用共创会机制与供应商协同 包括战略层面 项目层面和技术维度共创会 理想为行业最早开展此类探讨的企业 [7] - 战略与技术维度共创会每年一次 在理想秋季战略会后召开 讨论下一年及近三年战略合作方向 [7] - 项目层面共创会频率灵活 可能一周多次或一天一次 禾赛为i8开发激光雷达期间理想人员到访频繁 [7] - 建立预测管理机制 由PSM团队提前12个月提供单款车型全年销量规划及量纲预测 每季度刷新预测数据 [8] - 采用N+1机制实时更新排产计划 如8月提供9月排产计划 [8] - 对平台物料和定制物料实施不同备货策略 平台物料备货水位较高以削峰填谷 定制物料尽量平台化设计 [9] 数据共享与质量管控 - 理想要求供应商开放上游数据 但仅基于市场表现和用户体验优化需求获取相关数据 [11] - 通过数据共享提升供应链良率 禾赛科技供应链良率从60%-70%提升至90%-95% [11] - 管理颗粒度极细 需求文档以页为单位而非条 涵盖点云性能 功能矩阵 EMC和NVH标准等详细指标 [12] - 对质量要求近乎偏执 整车失效率要求比行业标准高5-10倍 行业标准为1万台1台失效 理想要求1万台0.2台失效 [15] 自研战略与成本控制 - 理想定位为科技公司而非制造公司 遵循轻资产原则 核心零部件自研 非核心外包 [13] - 在增程车型上联合开发前电驱五合一总成 因增程系统空间紧张需高集成度 [13] - 在i8车型上自研后驱动电机 因其属于核心电驱动部件 可优化效率 空间及整车整合 [13] - 进一步自研电机内碳化硅模块 需贯穿整条技术链路才能实现商业模式 [14] - 成本控制经过质量等多团队论证 在保证品质前提下寻找成本控制机会点 非单纯压榨供应商 [15] 研发投入与调整成本 - 理想推迟纯电产品发布一年并调整i系列外观 因2023年3-4月面临MEGA舆论和L系列销量下滑问题 [3] - 调整涉及白车身模具重制 包括车内外 下车体 后备箱等匹配件 改动周期至少一年 [4] - 此次调整总计花费20亿元研发费用 涵盖模具成本 供应链 工厂改造及车辆资源重制 [4]
i8“被黑”,谁与理想共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