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九年首次负增长后,千禾味业上演5亿“清仓式”分红

核心观点 - 公司进行5.13亿元清仓式分红,占全年利润99.94%,实则为创始人家族通过"分红-质押-再投资"资本运作缓解资金链压力 [2][3][4] - 公司面临上市后首次业绩下滑、品牌信任危机及核心卖点被政策禁用三重困境,分红行为被质疑为品牌故事失效前的利益最大化操作 [2][5][8]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创始人家族(伍超群、伍建勇、伍学明)合计持股超50%,分红中约2.56亿元流入家族,伍超群个人获超2亿元 [3] - 控股股东伍超群于2025年6月质押1.6亿股(占持股38.18%),质押融资源于2023年为包揽8亿元定增,该融资将于2026年6月到期 [3] - 通过"分红反哺股东质押"模式,将公司利润转化为大股东杠杆现金流,既保障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推进,又维持家族控制权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首次上市后双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7.15% [5] - 酱油、食醋核心业务收入下滑,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120天增至2025年一季度157天,远高于同行 [6] - 餐饮渠道收入占比仅7%(对比海天味业35%),新增60万吨产能面临消化压力 [6] 行业竞争与品牌危机 - "零添加"赛道竞争加剧,海天味业、李锦记等巨头凭借规模与渠道优势挤压公司差异化空间 [5] - "千禾0"商标被指误导消费者产生"零添加"暗示,引发智商税争议 [7] - 2025年3月高端酱油被检出微量镉元素(虽符合国标),重创品牌信任 [7] - 国家卫健委新规要求2027年起禁止使用"零添加"标签,直接冲击公司核心营销话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