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机构加速自购权益基金,超26亿元资金买了什么

机构"购物车"大公开 8月A股的赚钱效应正热,公募机构的"真金白银"也在悄悄加速入场。华泰证券资管3200万、南方基金 2.3亿、工银瑞信1000万……仅下半年至今,已有7家公募宣布自购权益基金,金额超3.29亿元。 与往年市场低迷期的"护盘式自购"不同,今年公募自购行为明显前置,且在市场向上突破阶段加速。 Wind数据显示,进入三季度后,机构单季净申购金额跃升至6.11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增加三成。至此, 基金公司自购的权益类基金净申购金额已达26.49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机构以固有资金参与自购,既能通过利益绑定机制增 强投资者信任,更向市场清晰传递出对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明确提醒,基金公司自购虽传递信心,但并非市场"买入信号",也不能将这一举动 简单等同于"利好信号",投资者需理性判断、谨慎决策。 自购动作加速 8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宣布,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 臻选回报,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同月7日,泰康基金称已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泰康港股通中证香 港银行C。 进入8月,上证指数持续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