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为规范融资与对外担保行为制定详细管理制度 旨在控制融资风险和担保风险 保护公司财务安全和投资者权益 [1] - 制度明确融资和对外担保的定义 适用范围 审批权限 程序要求及风险管理措施 [1][2][3][6][7][8][9][10][11][12] - 公司对融资和担保实行统一管理 所有事项需经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 任何人无权擅自签署相关文件 [2] - 制度强调对外担保需遵循审慎原则 要求被担保对象提供反担保 并严格审核其资信状况 [6][7] - 公司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机制 包括资金用途监管 担保合同审查 被担保人跟踪及逾期应对措施 [5][10][11][12] 融资管理制度 - 公司融资主要指向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行为 包括综合授信 流动资金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 信用证融资 票据融资和开具保函等形式 [1] - 融资事项由财务部统一管理 负责受理初审并按权限报批 审批权限根据金额分级:单次或年度累计融资金额≤5000万元由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3] - 单次或年度累计融资金额>5000万元但≤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50%或≤15000万元时 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后报董事会审批 [3] - 单笔或年度累计融资金额>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50%且>15000万元时 由董事会审议后报股东会批准 [3] - 融资申请需提交完整报告 固定资产贷款还需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部门需审核融资用途及批准文件 必要时聘请外部机构提供意见 [4] - 融资合同由董事长或其授权人签署 控股子公司由其董事长/执行董事或其授权人签署 合同签署后7日内需备案 [5] - 融资批准后90日内未签署合同需重新审批 资金用途变更需按权限重新批准 财务部需监控还款风险并制定应急方案 [5]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 对外担保指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 包括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但不包括为自身债务提供的担保 [1][2] - 担保遵循合法合规 反担保要求 审慎控制风险 如实披露及严格审批程序的原则 [6] - 被担保对象需满足依法存续 具有偿债能力 盈利前景好 财务资料真实等条件 公司为股东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担保需具备商业逻辑且提供反担保 [6][7] - 审批权限分级:单笔担保额>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10% 担保总额>净资产50%后新增担保 为资产负债率>70%对象担保 连续12个月累计担保额>总资产30% 担保总额>总资产30%后新增担保 对股东/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担保等事项需董事会审议后报股东会批准 [8] - 为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担保(其他股东按权益比例担保)可豁免部分审批 但需在年报和半年报中披露 [9] - 担保主办部门为财务部 需提前15工作日提交担保申请书及附件 包括营业执照 财务报表 主债务合同等资料 [9][10] - 担保需订立书面合同 内容需明确被担保人情况 主债务说明 担保类型及期限 协议条款 还款计划及反担保方案等 [10] - 财务部需审查担保合同条款 董事长或其授权人根据决议签署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签约 需办理担保登记的必须登记 [11] - 批准后30日内未签署担保合同需重新审批 债务展期或主合同变更视为新的担保事项 [11][12] 风险监控与应对措施 - 财务部需密切跟踪被担保人经营 资产负债 信誉变化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2] - 债务到期前15日需了解还款安排 出现逾期需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被担保人破产或发生诉讼时需在1个工作日内报告 [12] - 公司作为一般保证人时 不得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前先行承担责任 履行担保义务后需积极追偿并披露 [13] - 融资资金需按合同用途使用 变更需重新审批 财务部需监控还款风险 制定应急方案并及时报告展期需求 [5][12] 责任与合规要求 - 董事及高管需严格按制度审核融资和担保事项 违规或失职造成损失需承担连带责任 [13][14] - 擅自越权审批或签署合同 即使未造成损失 公司仍可依据规定处罚相关人员 [14] - 制度未尽事宜按《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修改和解释权归股东会 制度自股东会审议通过生效 [15][16]
心脉医疗: 心脉医疗:融资与对外担保制度(2025年8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