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启动A+H双融资模式 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发行GDR 此次赴港上市旨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1] - 赴港上市可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与融资能力 为拓展全球电池回收渠道及海外建厂提供资金支持 [2]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业务为电池材料与电池回收 年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 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1] - 公司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 是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9.19%) [2] - 三元材料业务营收257.62亿元(同比增长10.24% 占总营收77.6%) 电池回收业务营收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 占总营收22.4%) [2]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政策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降低H股最低发行门槛 [2] - 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约8年 行业预计2027-2030年将迎来报废高峰期 [3]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预计2030年达424.6万吨 [3] - 国家发布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欧盟电池法规已于2023年8月实施 [4] 合作拓展与行业竞争 - 公司与宁德时代、广汽集团、亿纬锂能、奔驰等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 [4] -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竞争激烈和渠道拓展挑战 公司作为规模最大的正规军企业成为合作首选 [4] - 行业需提升回收拆解及再利用技术并重视安全问题 [4] 财务表现与增长目标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 [5]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50万吨以上 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 [3]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124.7亿元增至332亿元 但净利润波动较大且数年出现负增长 [3] 行业资本动态 - 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均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4] - 赴港上市热潮反映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长期看好 以及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需求 [5]
动力电池“退役潮”前夜,格林美拟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