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暴涨899%、首次扭亏为盈 布鲁可股价为何“跳水”?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超过200% [1]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高439.6% [1] - 预计全年营收规模将轻松突破300亿元 [1] - 股价创历史新高至316港元/股,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1] TOP TOY融资与上市进展 - 获得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达100亿港元 [1] - 2025年1-6月细分业务营收约7.42亿元,同比增长73.0% [1] - 线下门店共计293家 [1] - 已聘请摩根大通与瑞银筹备赴港上市,预计融资3亿美元 [1] 布鲁可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 [2] - 海外销售额激增898.6%至1.11亿元 [2] - 经调整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9.6% [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97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2] 布鲁可股价表现 - 业绩公布后首日股价重挫17.7%,收盘跌幅达13.5% [2] - 单日换手率约4.0%,成交额突破10亿港元 [2] - 近两个月累计跌幅约32.6%,市值较6月初高点蒸发44.9%至265.45亿港元 [2] 布鲁可产品结构 - 拼搭角色类玩具销售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29.5%,占总营收99.0% [3] - 销量增长96.8%至1.11亿件,但增速较2023H1-2024H1的411.0%大幅放缓 [3] - 9.9元平价产品销量4860万件,占拼搭角色类总销量43.9% [3] - 正常价格带产品销量仅增长10.5% [3] 布鲁可业务细分表现 - 积木玩具收入同比减少45.5%至1251.2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锐减78.5% [3] - 积木玩具销量仅10万件,同比下降42.9% [3] - 国内市场收入增速首次降至双位数,海外市场收入合计占比不足8% [7] 布鲁可成本与利润率 - 销售成本增幅40.2%,超过营收增速 [7] - 模具折旧费用激增208.1% [7] - 综合毛利率下降4.5个百分点至48.4% [7] - 销售及经销开支增长46.4%,研发开支增长69.5% [7] - 净利率录得22.2% [7] 布鲁可IP依赖问题 - 授权IP新SKU收入合计占比53.1% [8] - 奥特曼IP在2023H1-2024H1分别贡献收入2.04亿元和6.01亿元,占当期营收65.8%和57.5% [8] - 签署13个新IP,募资额约5%用于扩充授权IP矩阵 [8] 布鲁可股权结构变化 - 首发解禁涉及控股股东1.10亿股(占45.14%)及机构投资者7085万股(占28.88%) [9] - 解禁后股东存仓市值约22.64亿港元,占总股本6.40% [9] - 7月10日至发稿日股价累计跌幅达26.9% [9] - 源码资本持股比例降至4.91%,不再需要公开披露权益变动 [10] 行业竞争格局 - 52TOYS和卡游已递表港交所 [1] - 多家品牌生产销售同类授权拼搭玩具,市场竞争激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