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大增,但滨江“造血”能力仍面临挑战
核心观点 - 滨江集团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中保持业绩增长和财务稳健 成为销售额前十中唯一民企[1] - 公司通过强化杭州大本营布局和成本控制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承压 因土地款支付增加导致净流出扩大至89.64亿元[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4.49亿元 同比增长87.8%[1] - 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 同比增长58.87%[1] - 毛利率12.24% 同比提升2.67个百分点[1] - 销售额527.5亿元 同比下降9.4% 位列行业第10[1] 土地投资 - 新增土地储备16个项目 计容建筑面积100.67万平方米[2] - 土地款支出332.72亿元 其中杭州项目占比88%(14/16)[2] - 1-7月全口径拿地金额422亿元 权益拿地163亿元[3] - 土地储备分布:杭州73% 浙江省内非杭城市17% 省外10%[2] 债务与融资 - 权益有息负债265.06亿元 较年初下降近40亿元[4] - 并表有息负债333.5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40.83亿元[4] -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20年5.2%→2025年6月末3.1%[4] - 现金短债比3.14倍(货币资金295亿元/短期债务94.08亿元)[4] - 净负债率7.03% 同比下降15.83个百分点[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流出89.64亿元 较去年同期45.84亿元扩大近一倍[5] - 现金流流出主因土地款支付增加[6] - 需平衡投资拿地与销售回款关系[7] 行业地位 - 克而瑞排行榜位列第10(民企第1) 较2024年下降两位[1] - 上半年拿地金额位列全国第5 为前十中仅有两家民企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