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市第一”得而复失 寒武纪能否实现1835元目标价?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8月27日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464.98元 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但收盘回落至1372.1元 单日涨幅收窄至3.24% [2][5] - 年内累计涨幅超108% 8月单月涨幅达93.39% 市值增长超3000亿元至5700亿元以上 [2][3] - 高盛给予1835元目标价 较最新收盘价存在超30%上涨空间 [2][5]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 净利润10.38亿元 首次实现上半年盈利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首次转正 去年同期为净流出6.09亿元 [4] - 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营收28.70亿元 同比增长4600% 占总营收比重99.6% [3][8] 业务结构与发展动态 - 核心业务为云端AI芯片 主要应用于云服务器、数据中心等AI硬件计算领域 [3] - 边缘端产品线营收仅156万元 占比0.05% 业务高度集中于云端产品 [3] - 公司称通过拓展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市场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3][8] 机构观点与市场分歧 - 近六个月14家券商发布研报 10家给予买入评级 3家增持 1家推荐 [5] - 浙商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8.32亿元 营收75.29亿元 同比增长541% [10]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股价上涨受市场情绪抱团驱动 与"载板订单"及DeepSeek国产芯片适配传闻相关 [6] 行业竞争与风险因素 - 动态市盈率超500倍 显著高于Wind半导体板块140倍的平均水平 [7] - 云端产品毛利率56.01% 同比下滑7.01个百分点 受市场竞争及供应链因素影响 [8] - 客户集中度高 2024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94.63% 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79.15% [8] 国产算力芯片行业前景 - DeepSeek模型适配推动国产芯片板块普涨 包括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海光等厂商 [11] - 国产算力芯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长期市场空间存在 但需关注各厂商产能分配与份额获取能力 [11] - 国内算力产业景气度上升 云厂商及电信运营商增加资本开支 国产化替代窗口期显现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