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融资计划 - 公司拟赴港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 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曾计划分拆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主体阳光新能源独立上市 并通过收购泰禾智能拓展产业布局 [4] - 公司计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新增A股股份不超过总股本10%(2.07亿股) 募集资金不超过48.22亿元 用于储能装备制造(20亿元)、海外逆变设备及储能扩建(17.6亿元)、数字化提升(6.3亿元)和南京研发中心建设(4.96亿元) [5] - 因国内政策导致高毛利集中式项目延迟 公司调整发展战略为"国外为主、国内为辅" 聚焦海外高毛利项目及轻资产运营转型 [5] - 公司负债总额726.12亿元 资产负债率61.33%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达270亿元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上半年为34亿元 [6] 业务结构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三大收入支撑业务为光伏逆变器(营收占比35.21%)、储能系统(40.89%)和新能源投资开发(19.29%) [2] - 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 主要因市场拓展力度加大和销售规模扩大 [8] - 储能业务营收首次超过逆变器 成为第一大主营业务 上半年储能收入178.03亿元 同比增长127.78% 毛利率39.92% [8] - 储能系统出货量已超越特斯拉位居全球第一 公司与宁德时代相继公布第三代储能电芯进展(阳光电源684Ah电芯由欣旺达供应) [8] 行业动态与市场环境 - 新能源领域多家企业推进"A+H"布局 包括宁德时代、钧达股份等 超40家A股公司公告拟赴港上市 [4] - 光储行业存在激烈竞争 但公司业绩实现逆势增长 被业内视为光伏行业中少数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公司 [8]
光储龙头阳光电源要赴香港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