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电力行业保持快速发展,2024年新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5年上半年风光装机容量合计达16.7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45.8% [5] - 行业面临深化转型挑战,电网消纳压力增大,2025年1-6月风电、光伏发电累计利用率分别为93.4%和94.3%,同比均下降2.7个百分点,同时全面入市交易推进导致电价下行压力显现 [5] - 政策驱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2025年上半年国家密集出台电力市场化改革、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系列政策,推动行业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兼顾"转型 [5] 公司经营业绩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利润总额5.60亿元,同比下降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亿元,同比下降9.80% [2] -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2893.42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297.23万元,以及部分电站项目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期届满导致所得税费用增加566.62万元 [2] - 公司总资产411.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4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68% [2] 装机规模与发电量 - 公司总装机规模7.85GW,同比增长12.85%,并网装机规模5.91GW,同比增长23.98% [5] - 报告期内累计实现发电量4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0% [5] - 公司在天津、广西、河北等地开发的光伏项目获得多项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和质量管理成果奖,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行业领先 [7] 发展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提出构建"清洁电力、低碳产品、电算协同"新三条曲线发展战略,应对电力市场限电提升和电价波动风险 [7] - 在低碳产品领域,公司与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载能用户合作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供业务,并推进新型绿色化工、绿色冶炼及高端合金制造一体化项目 [8] - 在电算协同领域,公司建设高端算力基础设施及管理平台,金开伊吾一期算力集群项目有序推进并完成开机点亮 [8] 电力交易与融资管理 - 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电力交易渠道,上半年绿电交易量超过5.4亿千瓦时,平均度电电价提升近0.03元/kWh [9] - 通过自主开发跨省送电资源和开展撮合交易套利,以及加强绿证交易作为收益补充,上半年完成绿证交易量超100万张 [9] - 公司完成两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发行,募集资金9.5亿元,票面利率低至2.22%,有效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9]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在生产运营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项目固定资产台账管理系统"获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 [10] - 公司主编的团体标准《风电场无人值守智能运维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 [10] - 公司深度推进数智转型,发布AIIA PG标准并参与国际标准编制,部署大模型智能应用提升内部管理效能 [11]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拥有多元股东结构,包括天津国资、国开金融和通用技术集团等,国资背景、产业力量和金融资本优势互补 [12] - 报告期内实施2024年度分红方案,派发现金红利约1.97亿元,控股股东及部分董事、高管、核心员工合计实施股份增持2.38亿元 [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97亿元,占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4.77% [1] 产能扩张与投资活动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投资总额4.49亿元,收购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木垒金风天润风电有限公司100%股权 [17] - 公司在建工程大幅增长112.94%,主要因新能源电站、智算业务投入增加 [17] - 公司短期借款增长161,611.12%,主要为置换项目长期借款而临时借入短期借款周转 [17]
金开新能: 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