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1] - 公司专注于磁性传感器领域 产品包括电流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 采用IDM模式运营[6] - 创始人王建国博士及其控制实体持有公司25.29%投票权 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4] - 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股15.79% 该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4] 融资历程 - 截至2025年8月18日完成六轮融资 E+轮融资后估值达31.72亿元[4] - A轮融资成本为17.78元/注册资本 B-1轮和B-2轮均为4.04元/注册资本[5] - E轮融资成本升至27.53元/注册资本 显示估值持续提升[5] 管理团队 - 核心团队由三位磁学博士组成:王建国博士(董事会主席) 白建民博士(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毛思宁博士已于2023年8月退任[2][3][6] - 王建国博士拥有兰州大学磁学学士学位及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博士学位 在磁性传感器行业有逾20年研发及企业管理经验[6] - 白建民博士曾担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及兰州大学助理教授[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66亿元、5.94亿元、7.03亿元 2025年1-4月收入2.65亿元[9] - 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10.8% 主要因光伏行业需求放缓 2024年恢复增长18.4%[9] - 2022年净亏损12.06亿元 主因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减少11.95亿元 2024年实现净利润990万元[9] - 毛利率从2022年15.3%提升至2025年1-4月19.5%[12] 产品结构 - 电流传感器占2024年总收入82.7% 运动传感器占12.5%[11] - 主要应用领域:绿色能源(61.3%)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21%) 工业自动化(12.7%) 机器人(5.1%)[6] - 运动传感器裸晶圆价格持续下滑 从2022年2.46元/件降至2025年1-4月0.96元/件[13] 研发投入 - 研发团队118人 占员工总数14.1%[13]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4270万元、5090万元、5370万元 占收入比例6.4%-8.6%[13] 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磁性传感器市场规模1192亿元 预计2029年达2930亿元 复合增长率19.7%[19]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371亿元 预计2029年达1011亿元 复合增长率22.2%[19] - 希磁科技在全球市场排名第十 市场份额0.6% 在中国磁性传感器公司中排名第一[21]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3.14亿元降至2025年4月30日1.77亿元[14] - 贸易应收款项占收入比重从2022年27.58%升至2025年1-4月66.6%[1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1亿元[15] 行业特性 - 全球有超过200家磁性传感器供应商 前十大供应商市场份额合计31%[21] - 行业受半导体周期波动影响显著 存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技术快速变更特征[22]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莱尼、TDK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等国际IDM企业[21]
31亿估值,机器人“感官”领域冲出一家IPO,基石参投,来自安徽蚌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