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8月27日A股35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中期业绩 超六成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长[1][2] - 30家公司营收下滑 占比超85% 2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 占比60%[2]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营业收入29985亿元 同比下降5.79% 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 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6] 龙头企业业绩 - 宝钢股份营业收入1513.72亿元 同比下降7.28% 归母净利润48.79亿元 同比增长7.36%[1] - 钢铁制造业务毛利率5.9% 同比增加2.4个百分点 整体业务毛利率6.9% 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2] - 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2元 预计分红25.65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52.58%[2] 企业盈利分化 - 营收前五企业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中信特钢、首钢股份、马钢股份营收均同比下滑 但净利均实现同比增长[5] - 净利润前五企业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华菱钢铁、南钢股份、久立特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9亿元、27.98亿元、17.48亿元、14.63亿元、8.2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7.36%、2.67%、31.31%、18.63%、28.48%[5] - 柳钢股份净利3.68亿元 同比增幅579.54% 为净利增幅最大企业[5] - 四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新钢股份盈利1.11亿元、安阳钢铁0.38亿元、山东钢铁0.13亿元、中南股份0.05亿元[5] 亏损企业状况 - 亏损钢企共7家 亏损总额26.06亿元 同比收窄 去年同期亏损企业9家 亏损总额68亿元[6] - 马钢股份亏损0.75亿元、重庆钢铁亏损1.31亿元、酒钢宏兴亏损6.49亿元、八一钢铁亏损6.97亿元 亏损额同比分别收窄10.7亿元、5.58亿元、3.2亿元、0.23亿元[6] - 钒钛股份和抚顺特钢净利润由盈转亏 分别亏损1.99亿元、2.78亿元 凌钢股份亏损5.78亿元 同比扩大0.56亿元[6] 行业运行环境 - 钢材需求整体疲软 行业呈现供给收缩、需求偏弱、价格探底运行态势[7] - 铁矿石普氏62指数100.7美元/吨 同比下降14.4% 山西吕梁主焦煤价格1217.6元/吨 同比下降41.4%[7] - 中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值93.75 同比下降13.35%[8] - 中国粗钢产量5.15亿吨 同比下降3.0% 生铁产量4.35亿吨 同比下降0.8%[8] 政策与自律措施 - 行业强化自律共识 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 坚持执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8] - 工信部将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8] - 系列稳增长政策推进下 钢铁需求总量有望保持平稳或边际略增 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持续增强[8]
上市钢企营收普降,净利却悄然逆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