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势前瞻 - 多家券商集中发布策略研判 普遍看好政策延续和流动性改善 对中国资产长期重估趋势充满信心[1] - 全球资产配置正逐步形成更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1] - 国内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丰富性超过预期 居民政府以及市场流动性明显变好 预计后续财政政策将保持多样性 稳增长政策立场仍将延续[3] - 美元自1970年以来历经五次调整 当前投资者应警惕美元法币公信力下降 可更加积极配置具有稀缺性的资产包括股权[3] - 第四季度国内流动性仍较为明确 市场经历估值和情绪修复后关注重点转向业绩能否跟进 股债性价比略有收敛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仍在演进之中[3] - 美股历经两年上涨后处于本轮周期高点 趋势反转可能震荡反复 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下行趋势 明年上半年风险更大 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3] - 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下行 美债迎来配置性机会 A股周期滞后于海外市场 目前处于上行周期前景相对乐观[3] - 国内反内卷债务停止收缩海外发展制造业的组合下 国内制造业企业资本回报逐步企稳回升 海外企业资本回报可能因此下降 金融资本流向低估中国产能价值 趋势逆转已经开始[4] 资金流向 - 交易型资金持续净流入市场 活跃度创2016年以来新高[6] - 主动型外资在A股仓位仍位于2021年以来中枢水平 预计仍有加仓空间[6] - 截至8月20日今年A股资金净流入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约2.1% 资金为小幅净流入状态[6] - 融资余额公募基金份额增加以及IPO增发产业资本净减持等流出项环比下降有望支撑资金面改善[6] - 居民资金或正从银行理财产品逐渐转而流向非银理财产品与资本市场 7月M1M2双双增速回升 存在理财资金逐步流入股市现象[6] - 中国城镇家庭未来股票基金等持有数量中期可以看到30万元 户均配置增量为22万元[6] 行业配置 - 中国经济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将持续强化大科技板块 形成类似纳斯达克市场的结构性特征[8] - 相当长时间内以大科技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将会是常态[8] - 港股相对A股的优势赛道在于互联网和软件新消费及创新药以及传统金融业 上述赛道均处在景气趋势向好的过程[8] - 香港地区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仍在 科技是内外资配置港股市场共识的核心资产[8] - 对市场从信心提振生态优化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保持乐观 建议在把握主线同时注意市场已出现一定超买迹象 建议预留部分仓位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波动[9] - 考虑到降息周期开启和全球制造业周期启动在即 建议关注同时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消耗量将长期增长的实物资产 还有投资加速下的资本品 以及长期资产端预计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的保险和券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