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本轮牛市主线 外资公募如何看后市?

市场整体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上证综指冲上3800点大关,科技板块景气度点燃市场情绪,寒武纪股价本周超越贵州茅台[1][6] - 市场波动加剧,流动性驱动牛市,受国家队资金托底、保险资金加速入市及外资看法改善支撑[1]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压力大,总量经济数据未现亮点,但部分企业盈利不弱,新消费、生物科技、出口等表现良好[1][2] - 新发公募基金规模通常滞后于股市表现,散户情绪被点燃[1] 结构性行情与行业机会 - A股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历史50%分位以上),后续整体性重估机会有限,更看好结构性行情[3] - 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先进制造和消费行业,其中新消费成为国际资金追逐焦点[1][3] - 出口维持强劲,制造业具全球竞争力,1~7月叉车行业销量85.79万台(同比+12%),外销31.19万台(同比+15.1%),非洲(+43.95%)、西欧(+28.78%)、东南亚(+15.66%)增速较快[4] - 周期板块受反内卷政策及特朗普对铜加关税消息扰动,铜价飙升,有色金属板块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但全面共振需宏观需求改善[4] 科技板块景气度与AI驱动 - 科技板块成为牛市主线,受美国AI资本开支高增速带动,从产业链和映射角度拉动国内科技股[1][6] - 算力板块表现突出,光模块企业股价翻2-3倍,高盛二次上调出货量(因关税风险缓和及光模块均价降幅慢于预期20%)[6] - 海外算力需求持续超预期,重点关注GPU供应链、光模块及高带宽存储等硬件环节[6] - 寒武纪2025年中报营收28.81亿元(同比+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295.82%),高盛上调其目标价至1835元(对应2026年253倍PE),主因中国生成式AI基础设施增长及公司算力芯片领先地位[7] - 寒武纪市盈率约600倍,预计2025年营收50-70亿元,字节跳动为国内AI芯片最大采购方(2024年采购额约600亿元,英伟达与国产芯片各占一半)[7] 新消费与创新领域表现 - 新消费成为亮点,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204%,净利润同比+397%(超华尔街预期5%),大中华区营收同比+135%,美洲营收同比+1142%,港股股价年初至今涨250%[3] - 创新药领域受跨国药企高额交易驱动,中国新药首轮人体试验审批时间从501天缩短至87天,2024年创新药批准数量从2015年11种增至93种[2] - AI领域发展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海归STEM人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及资金投入,中国成为AI发展沃土[2] 风险与市场结构问题 - 小微盘股过度拥挤,量化组合对中小盘指数超额接近历史极值,中证1000/2000估值和成交量均近历史极值[8] - 寒武纪高估值源于稀缺性,若其他芯片企业上市可能改变竞争格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