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拼算力不再稀缺,AI云开始拼懂行业
百度集团百度集团(US:BIDU) 36氪·2025-08-28 21:42

全球云计算,经历过一场又一场范式转移。 关键抉择:预判,云计算的拐点 时代的更迭、技术的演进,并非只是"性能更强"、"成本更低"的线性提升,它改变的是企业使用云计算的方式——也改变了云计算本身的定义。 从2006年AWS对外提供云服务至大模型出现前,云计算的市场逻辑清晰而粗放:谁的资源更多、价格更低,谁就能赢得客户。在那个阶段,企业上云的 主要诉求是成本优化与弹性扩容,云厂商的竞争也主要围绕服务器规模、带宽能力和价格策略展开。 这一时期,国内各个厂商快速崛起,依托各自的基础资源、资金实力和渠道优势,占据了公有云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场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卖水的游戏 ——客户关心的是水是否够多够便宜,而不是水背后是否能生成价值。 拐点很快到来。随着OpenAI、Anthropic等AI创企的爆发,全球云厂商逐渐形成共识:客户的需求已不再仅限于算力托管,而是需要智能能力。金融行业 客户要求大模型能实时识别风险、生成报告;制造业希望用视觉大模型提升质检准确率,降低损耗;游戏厂商希望AI成为陪伴式的交互角色,而不仅仅 是后台支撑。 AI开发与推理需要更高的算力、更稳定的延迟,以及端到端的优化,这让云厂商必须从资源提供者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