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强者愈强:海天味业增长 竞品们下滑丨食饮财报观察

行业竞争格局 - 调味品市场呈现马太效应 头部企业海天味业业绩增长而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业绩显著下滑[2] - 海天味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6%至152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3%至391亿元[2] - 同期千禾味业营收同比下滑171%至13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8%至17亿元 中炬高新营收同比下滑186%至21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66%至26亿元[2] 海天味业财务表现 - 公司毛利润同比增长171%至598亿元 毛利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393%[5] - 酱油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至7928亿元 蚝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7%至2502亿元 调味酱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0%至1626亿元[5] - 特色调味品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67%至2506亿元[5] 竞争对手经营状况 - 千禾味业酱油营收同比下滑161%至84亿元 食醋营收同比下滑215%至16亿元[6] - 中炬高新酱油营收同比下滑167%至13亿元 鸡精鸡粉营收同比下滑220%至26亿元 食用油营收同比下滑494%至11亿元[6] - 千禾味业二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至326% 但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366%[6] - 中炬高新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至390%[7] 公司战略调整 - 海天味业聚焦核心五大品类 开发复调产品并推出健康化系列产品[9] - 组建专门团队提升柔性生产能力 切入连锁餐饮和工业客户定制赛道[9] - 帮助渠道商全面去库存 优化经销商体系并上线信息化系统[9] - 2023年减少1253家经销商同时增加672家经销商[10] - 港股上市募集10129亿港元 计划将20%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拓展[11] 业绩驱动因素 - 健康系列产品增长带动酱油和蚝油销售 包括有机、薄盐等产品[5] - 部分材料市场价格下降及生产环节效率提升推动毛利率改善[5] - 区域市场特色风味产品推动调味酱销售增长[5] - 数字化推广和渠道渗透率提高贡献收入增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