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产业聚能到就业提质,襄阳如何“链”就活力?

文章核心观点 - 襄阳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推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 实现产能与效益双提升 形成"龙头引领 链条延伸 集群共进"的产业生态 [1] -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同时通过"三链融合"促进就业提质 [1][10] 企业技术创新 - 中力机械开展旧燃油叉车"油换电"业务 全国有400多万台存量燃油叉车 市场前景广阔 [2] - 中力机械研发高压重载锂电叉车 采用600V高压平台和自主可控整机控制系统 实现能耗和碳排放大幅降低 [2] - W@W数智新仓系统使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30%以上 [3] - 云上牧歌智慧养殖技术使牧场奶牛年单产提升1.2吨 人工成本降至原来40%以下 [3] - 骆驼集团每年投入收入3%左右用于技术研发 拥有1238项专利 将AI算法与电池管理系统深度融合 [5] - 襄阳市推动236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新增智能工厂84家 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5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 [5] 产业链协同发展 - 老河口市打造电动叉车智能智造产业集群 聚集数十家配套企业 压缩交货周期并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6] - 顺博铝合金实现铝水直供 每天向襄阳美利信供应100吨以上 并通过以商招商形式招引5家企业 [7] - 南漳县推动奶业全产业链发展 云上有品乳制品项目日产300吨乳制品 牛肉精深加工生产线投资3亿元 [8] - 南漳县相关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8] - 谷城县以骆驼集团为引领 引进50余家关联企业 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 [8] - 襄阳市上半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17个 总投资2684亿元 [7] 就业与创业带动 - 襄阳市新增返乡创业8390人 同比增长22.17% 带动就业1.77万人 [11] - 邹维俊创办农业公司 采用"青贮玉米+小麦"轮作模式 每亩收入达1200元 利润提高15%以上 年纯利润80多万元 带动100多户村民就业 [10] - 南漳县创新"妈妈岗"就业模式 28个示范基地帮助3500余名妇女实现弹性就业 带动人均年增收2.5万元 [12] - 全市1-7月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 产业稳定就业35.7万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