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38%至22.4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81%至1.73亿元,主要因珠海可口可乐不再并表及物流贸易业务规模缩减所致[5][11][21] - 公司坚持"港航物流+新能源"双主业驱动,港航业务完成货物吞吐量2,696.97万吨(同比增长5.33%),新能源板块风电权益装机容量47万千瓦,光伏控股装机容量达82.86MW[7][10][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363.13%,主要因购买定期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现金流出增加[5][2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2.48亿元(同比下降15.38%),其中新能源板块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4.82%),港口航运物流板块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19.48%)[5][21][22] -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9.81%),扣非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8.16%),基本每股收益0.1704元(同比下降5.44%)[5][6] - 总资产201.6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90%),货币资金占比下降5.46个百分点,主要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及偿还融资租赁本息[5][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0.28亿元(同比下降363.1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59亿元(同比下降14.02%)[21] 港航物流业务 - 货物吞吐总量2,696.97万吨(同比增长5.33%),其中港弘码头吞吐量925.25万吨(同比增长12.99%),兴华港口吞吐量1,205.87万吨[12] - 航运板块散货运输量450.92万吨(同比下降14.91%),集装箱运输11.20万标箱(同比增长13.46%),自有运力26.1万吨,总控制运力约150万吨[13] - 梧州港务集装箱吞吐量8.28万标箱(同比增长11.78%),桂平新龙码头集装箱吞吐量4.77万标箱(同比下降11.91%)[12][13] - 物流业务收入2.27亿元(同比下降42.51%),主要因缩减贸易业务规模[21][22] 新能源业务 - 风电权益装机容量47万千瓦,8个风电场实现上网电量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8%),运营利润3,951.30万元(同比下降16.05%)[15] - 光伏控股装机容量82.86MW,发电量4,601.5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6.53%),报告期内完成7.13MW分布式光伏项目并购[15] - 秀强股份BIPV产品实现多项应用落地,包括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无锡交响音乐厅钙钛矿零碳项目等[16] - 管道燃气业务销气量5,961.59万标方(同比下降5.09%),累计完成482公里市政燃气管道建设[16] 区域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珠海高栏母港,布局西江流域(云浮、梧州、桂平)和长江流域(常熟)五大码头,形成"两江联动"发展格局[7][18] - 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区域经济融合带来发展机遇[19][20] - 制定2025-2030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打造一流港航物流综合服务商和新能源投资运营商的愿景[7][1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荣获"2024新财富杂志最佳上市公司"和"2024年度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奖项[17] - 研发投入2,586万元(同比下降6.27%),ESG评级稳步提升,深入实施ESG五年战略规划[17][21] - 非经常性损益1,220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177万元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20万元[6][21]
珠海港: 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