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5后”陈天石与6000亿寒武纪:从象牙塔到A股之巅

公司发展历程 - 寒武纪于2015年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定位AI芯片研发设计与解决方案提供[4] - 2017年通过华为麒麟970芯片NPU授权实现技术验证 声名鹊起[4] -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 发行价64.39元/股 开盘涨幅达288%[10] - 2025年8月股价突破1500元 市值达6637亿元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19] 财务表现 - 2017-2019年累计亏损16亿元 其中2019年单年亏损11.79亿元[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1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逆转[17] - 云端智能芯片及配套产品贡献营收28.7亿元 占比99.6%[18] 技术突破 - 采用ASIC芯片架构 专注神经网络计算 能效比显著优于通用GPU[13] - 2019年推出思元270芯片 算力达128TOPS[14] - 2021-2022年发布思元370芯片 采用7nm制程和Chiplet技术 算力256TOPS为前代产品2倍[14] - 构建软硬件协同优化体系 统一软件平台日臻完善[15] 市场机遇 - 2023年AIGC爆发带动高算力需求 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收入超1亿元[16] - 2025年大模型应用普及 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17] - 美国芯片出口限制加速国产替代 运营商集采国产芯片占比超60%[18] - 成功拓展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客户[16][18] 股东结构 - 创始人陈天石持股28.57% 持股市值达1905亿元[19] - 中科算源持股15.7% 市值1047亿元[19] - 阿里创投持股1.94% 科大讯飞持股1.19%[7][8] - 员工持股平台艾溪合伙持股7.33% 市值489亿元[19] 业务模式演变 - 早期采用IP授权模式 2017年华为合作占比46.65%[9] - 2019年华为终止合作后转向自主芯片研发[9] - 形成端云一体解决方案 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安防等边缘计算场景[16] - 客户集中度显著改善 从2017年前五大客户占比100%优化至多元化结构[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