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修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 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级子(分)公司 项目部 实行预防为主 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1][3] - 明确突发事件分类 包括公司治理类 经营管理类 运行环境类 信息传播类四大类别 [1] - 建立应急领导小组作为领导机构 由董事长任组长 总经理任常务副组长 统一领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2] - 规定预警预防机制 应急处置流程 后期处置及应急保障措施 确保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3][4][5][6][7][8] 突发事件分类 - 公司治理类:包括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董事会 监事会或经理层成员之间产生明显分歧 [1] - 经营管理类:包括计提大额减值准备或提取坏账准备 经营活动陷入困境等 [1] - 运行环境类:包括生产设施和设备事故造成公司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自然灾害造成公司经营受到影响 [1] - 信息传播类:包括公共媒体传播的消息可能或已经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 [1] 组织体系 - 应急领导小组是突发事件管理和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 统一领导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2] - 组长由董事长担任 总经理担任常务副组长 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成员由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机关各部室 子(分)公司 项目部负责人组成 [2] - 各子(分)公司 项目部是所在单位突发事件管理的责任主体 其行政负责人是各单位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 预警和预防机制 - 公司应加强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 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保持信息沟通 [3] - 公司机关各部室 各子(分)公司 项目部负责人作为突发事件的预警 预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动态检查及汇报本单位有关情况 [4] -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实行日常值班制 各成员手机必须随时保持畅通状态 公司综合管理部设置值班电话 [4] - 预警信息传递程序:出现预警信息后 由相关负责人向公司分管领导 董事会秘书报告 经调查分析后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常务副组长报告 [5] 应急处置 - 发生突发事件时 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 -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及事态严重程度 及时组织召开会议 决定启动专项应急预案 成立相关的处置工作小组 [6] - 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类型采取主要处置措施 包括及时调整或更换公司的经营班子及董事会成员 调整经营策略及投资方向 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等 [6] - 公司可以聘请公正 权威 专业的机构协助解决突发事件 以确保处理时的公众信誉度 准确度及客观性 [6] 后期处置与应急保障 - 突发事件结束后 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并及时解除应急状态 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7] - 公司应分析和总结经验 对突发事件的起因 性质 影响 责任 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7] - 应急保障包括通信保障 人员保障 物资保障 培训保障 确保应急工作需要和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的顺利实施 [8][9] 奖惩机制 - 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9] - 对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公司给予表彰和适当的奖励 [9] - 对迟报 谎报 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有其他失职 渎职行为的 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 [9]
淮河能源: 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