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历程 - 寒武纪2025年8月实现单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 股价突破1500元大关成为A股新股王[2] - 公司2017-2019年累计亏损16亿元 2020年科创板上市时发行价64.39元/股[8][10] - 创始人陈天石1985年出生 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师从陈国良院士与姚新教授[5] - 2015年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早期采用技术授权模式[6] - 2017年与华为合作麒麟970芯片NPU 2019年华为终止终端IP授权合作[6][10] 技术研发突破 - 专注于神经网络计算ASIC芯片设计 采用软硬件协同优化策略[13][14] - 2019年推出云端AI芯片思元270 峰值处理能力128TOPS[14] - 2021-2022年发布思元370芯片 采用7nm制程和Chiplet技术 最大算力256TOPS[14] - 构建统一软件平台 布局边缘计算市场 提供端云一体全栈解决方案[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17]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相比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实现逆转[17] - 云端智能芯片及配套产品收入28.7亿元 占总收入99.6%[18] - 2023年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收入超过1亿元[15] 市场环境与机遇 - 2023年下半年AI热潮再起 大模型技术突破带来算力需求[15] - 2025年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收紧 国产算力替代加速[17] - 国家政策要求运营商AI服务器集采国产芯片占比超60%[18] - 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催生算力需求[18] 股东结构与市值 - 创始人陈天石持股28.57% 持股市值最高达1905亿元[22] - 中科算源持股15.7% 对应市值1047.31亿元[22] - 2025年8月28日总市值达6637.46亿元[21] - 员工持股平台艾溪科技持股7.33% 市值488.97亿元[23] - 牛散章建平持股1.45% 市值96.73亿元[23] 客户结构与行业拓展 - 2017-2019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100%、99.95%和95.44%[10] - 2025年成功拓展多个头部客户 实现客户类型多元化[18] - 产品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持续落地[15]
从亏16亿到半年赚10亿,芯片奇才带领寒武纪冲到A股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