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腰斩,三只松鼠港股IPO遇“考题”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7.94%至54.78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2.22%至1.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达77.57%至5083万元[2] - 净利率为2.47%,较上年同期5.71%下降3.24个百分点[7] 主营业务分析 - 坚果品类收入27.31亿元,同比下跌1.03%,毛利率下滑2.64个百分点至23.91%[2] - 综合零食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4] - 烘焙产品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4]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占比78.42%,销售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5] - 抖音系平台收入增长20.75%至14.78亿元,天猫系平台收入下跌18.56%至8.82亿元[5] - 线下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经销商数量增至2140家[5] - 线下门店收入同比下跌18.69%至1.87亿元[5]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11%至11.19亿元,销售费用率20.43%同比提升2.81个百分点[7] - 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从6.07亿元增长超25%至7.61亿元[7] - 坚果原料成本因国际形势影响上涨[2] 战略与行业背景 - 公司提出2026年实现营收200亿元目标,其中线上线下各占100亿元[5] - 线下推行"双百"战略:百万终端铺市和百亿分销业务规模[5] - 休闲食品行业竞争白热化,量贩零食店凭借低价策略挤压传统品牌市场份额[4] - 港股IPO计划旨在优化"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布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