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7.32万元,同比下降83.85%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36.86万元,同比下降86.35%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亿元,同比下降24.87%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4.83%,同比增加43.12个百分点 [3][12] 主营业务分析 - 原料药产品收入4.07亿元,同比下降19.30% [12] - 制剂产品收入7621.41万元,同比下降30.57% [12] - 抗病毒类产品收入大幅减少,主要因奥司他韦原料药及制剂需求及价格下滑 [3][12] - 抗真菌类原料药因客户阶段性需求波动收入减少 [3][12] - 免疫抑制类产品受商业化需求拉动收入增长 [12] - 其他类原料药品种收入同比增长但毛利额下降 [3] 研发进展 - 多肽降糖药BGM0504注射液国内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 [13] - BGM0504减重适应症在美国完成US bridging临床研究,与FDA进行Phase 2会议 [13] - 口服BGM0504片剂减重适应症在中国递交IND申请,美国IND已获批开展I期临床 [13] - 长效胰淀素类似物BGM1812注射液已在中国和美国递交IND申请 [13] - 吸入制剂研发投入同比减少17.13% [12] 产品管线布局 - 聚焦GLP-1类药物多靶点开发,探索口服及超长效剂型 [23] - 全球GLP-1药物市场预计2030年达908亿美元 [8] - 中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占全球约15% [8] - 拓展代谢疾病新适应症包括MASH、心血管保护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23]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国患病人数预计2025年达2.1亿人 [9] 技术平台优势 - 多肽技术平台通过AI分子设计优化靶点结合能力 [22] - 药械组合平台开发吸入、眼科喷雾及经鼻入脑产品 [24][25] - 合成生物学平台改造菌种提高生产效率 [26] - 口服制剂平台采用三重创新机制提升生物利用度 [27] 全球化进展 - 产品通过中美欧日韩GMP认证,覆盖40多个国家 [5][18] - 在印尼投资483.3万美元建立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 [18] - 泊沙康唑原料药在美国通过技术审评 [15][29] - 阿加曲班原料药在韩国获批预注册 [15][29] 行业政策影响 - 带量采购政策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药企优势凸显 [7] - 一致性评价政策压缩低质量仿制药生存空间 [10] -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11] - 国际化布局成为药企破除国内竞争困境的重要途径 [11] 产能建设 - 可转债募集4.65亿元用于吸入制剂及抗肿瘤产品产业化 [16] - 苏州制剂生产基地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17] - 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设备安装完成并调试验证 [17]
博瑞医药: 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