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硅产业: 关于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交易目的与协同效应 - 本次交易旨在收购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的少数股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直接或间接持有标的公司100%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3][4][5] - 标的公司是沪硅产业300mm硅片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新昇晶科负责抛光、外延、清洗环节,新昇晶睿负责拉晶和晶棒加工环节,分工明确 [3][7][30] - 交易有助于锁定较低收购成本,避免未来行业景气度上行导致估值过高,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17][18] - 交易后将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深化生产、研发、采购、销售等环节的协同整合,降低管理复杂度 [20][25][26] - 标的公司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引入自动搬运系统,生产效率、成品率均优于一期项目,交易后技术迭代能力将增强 [7][26][29] 产能布局与业务规划 - 沪硅产业300mm硅片业务通过上海新昇及标的公司开展,产品涵盖抛光片、外延片及SOI硅片等,应用于存储、逻辑、功率器件等领域 [5][6][16] - 300mm硅片一期项目产能30万片/月,由上海新昇实施,已实现40-28nm、20-14nm技术突破 [6] - 300mm硅片二期项目产能30万片/月,由标的公司实施,2024年末达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组合丰富 [7][17] - 300mm硅片三期项目规划新增产能60万片/月,总投资132亿元,上海项目侧重切磨抛,太原项目侧重拉晶及重掺产品 [8][9][16] - 太原项目选址基于能源成本优势,拉晶环节耗电高,当地电力成本较低 [9][16]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全球半导体行业2024年进入上行周期,销售额达6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9.7%,预计2025年、2026年将分别增长11.2%、8.5% [10][40] - 中国大陆300mm晶圆厂持续扩产,2024年36条产线投入运营,11条新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底安装产能超300万片/月,带动硅片需求近400万片/月 [11][12][41] - HBM技术推动300mm硅片需求达主流DRAM的3倍,NAND Flash堆叠技术升级使单位需求翻倍 [12][13] - 中国高端硅片及重掺、低氧高阻等特殊规格产品仍存在国产化缺口,本土化率提升是长期趋势 [13][14][18] 标的公司盈利预测与改善依据 - 标的公司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99.10万元、-10391.54万元(新昇晶科)和316.09万元、-2871.06万元(新昇晶睿),处于亏损状态 [33][39] - 预测2026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毛利率8.5%为盈亏平衡点,营收预计158368.80万元,销量363.84万片 [37][39][46] - 改善依据包括产能利用率提升(2024年达产)、产品结构优化(外延片占比超25%)、单价回升(2026年435.27元/片)及成本下降 [39][46][49] - 可比公司西安奕材预测逻辑一致,2026年销量增长率37.79%,外延片占比超20% [44][46][51] - 2025年1-6月实际销量144.97万片,营收75465.86万元,单位成本有所下降,验证预测可实现性 [39][53][54] 资金需求与融资安排 - 300mm硅片二期项目总投资67.10亿元,上市公司出资15.50亿元,外部投资人出资51.60亿元 [29][30] - 三期太原项目引入外部投资人出资30.00亿元,缓解上市公司资金压力 [9][33] - 标的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基本消除,2024年EBITDA为10991.68万元,未来融资需求将通过上市公司统筹解决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