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18.63%,主营业务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9.18%,主要受益于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和智能车载三大业务线的有序增长 [5][1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下降15.95%,主要受研发投入增加及非经常性损益变动影响 [5][6]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端边侧AI SoC芯片设计,在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和智能车载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优势 [7][8][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18.63%,其中智能安防业务收入9.09亿元(占比65.66%),智能物联业务收入3.25亿元(占比23.44%),智能车载业务收入1.51亿元(占比10.9%) [5][8][11][12] - 营业成本9.37亿元,同比增长24.49%,毛利率有所收窄 [14] - 研发投入3.1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58%,同比增长9.56% [14][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据,但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因理财产品赎回增加而改善 [15] 业务分项表现 - 智能安防业务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受益于消费级市场升级和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拉美)需求增长 [8][11] - 智能物联业务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31.79%,主要受智能机器人细分领域出货量成倍增长驱动,其他领域如智能家居、智慧办公也实现稳定增长 [8][12] - 智能车载业务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45.43%,前装市场细分领域出货量及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后装市场稳定增长 [9][12]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技术体系,包括图像处理引擎ISP4.0、AI处理器(NPU架构覆盖0.2T至32T算力)及低功耗设计,在"视觉+AI"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知识产权491项,包括专利320项(境内发明专利78项,境外专利24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版权6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5项及商标53项 [16] - 研发人员615人,占员工总数77.46%,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370人(占比60.16%),研发方向包括低功耗汽车舱内智能感知车规芯片和高性价比激光雷达SoC芯片 [17] 市场与客户 - 公司下游应用覆盖智能安防、智能物联及智能车载,与终端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3] - 智能安防业务中消费类及海外占比逐渐提升,智能物联业务中智能机器人成为新增长引擎,智能车载业务向前装市场加速导入 [8][9][11][12] - 公司构建"境内外双循环"供应链体系,中国大陆客户由中国大陆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交付,境外客户由境外供应链交付 [13][14] 投资与资金使用 - 货币资金5.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86%,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 [15][19]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报告期末余额7,335.00万元,募集资金总体使用进度86.63% [20][21][22] - 委托理财发生额17.37亿元,未到期余额14.17亿元,主要为银行及券商理财产品 [26]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行业技术演进呈现三大趋势:AI-ISP技术成为低照度成像刚需、Transformer架构推动多模态交互端侧规模化落地、低功耗设计成为产品竞争力核心指标 [7] - 人工智能、5G通信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端边侧AI SoC芯片需求显著增加,智能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车载等场景持续增长 [7][12] - 公司战略布局3D感知领域,形成3D感知+AI计算的感算一体解决方案,面向车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能机器人等高端市场 [9]
星宸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