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356% 由盈转亏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 主要受出口业务下滑及高端新能源项目尚处产能爬坡期影响 [2][3][4] - 公司过度依赖代工模式 自主品牌建设薄弱 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尊界虽获市场关注但短期难贡献利润 [7][8][9] - 公司面临严峻市场竞争 管理层历史问题及持续亏损挑战 需通过资本运作及海外拓展缓解压力 [5][6][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亿元 同比下降9.1% 其中乘用车业务收入48.6亿元 商用车业务收入106.42亿元 合计占比80.1%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3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3.01亿元 同比暴跌356.89% [4][5] - 销售费用7.24亿元同比增长6.38% 管理费用11.20亿元同比增长43.99% 研发费用6.87亿元同比下降12.87% [5] - 过去9年累计亏损超150亿元 2017-2022年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 [5][6]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19.06万辆同比下滑7.54% 其中乘用车销量6.60万辆同比下滑16.12% [4] - 出口业务整车出口量10.7万辆 较去年同期减少不足2万辆 [4] -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 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925辆同比下降29.23% [10] - 商用车中货车7月销量10040辆同比增长15.43% 皮卡销量3229辆同比下降43.01% [10] 代工模式与转型 - 2016-2023年为蔚来代工累计交付超20万辆 代工收入占比曾超10% 获得代工费用约30.38亿元及工厂出售收入45亿元 [8] - 与华为联合打造尊界品牌 首款车型尊界S800售价70.8万-101.8万元 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台 首月订单达6500台 [8][9] - 尊界超级工厂总投资约100亿元 年产能规划20万辆 研发团队超5000人 8月启动交付 9月目标产能3000辆 [9] - 高端新能源项目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仍处产能爬坡期 [4][9] 管理与发展挑战 - 前管理层安进任职期间存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公司盈利呈断崖式下跌 [6] - 当前面临高端市场竞争压力 尊界品牌需挑战BBA及特斯拉等主导的豪华市场 [10] - 公司通过控股股东增持 定向发行股票及设立巴西子公司等措施试图缓解压力 [9]
失蔚来、靠华为 江淮汽车半年亏损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