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昌4年培育五大千亿新产业,进阶“中部非省会第一城”|活力中国调研行

产业转型成效 - 宜昌市2024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98个 新入库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75个 总投资1129亿元且总投资额居湖北省第一 [1] - 通过四年时间培育出新能源电池 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 生命健康 大数据和算力经济五大千亿级主导产业 预计2025年底全部达到千亿规模 [1] - 2024年宜昌GDP总量达6191.12亿元 实现四年连跨两个千亿台阶 并超越洛阳和襄阳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13] 化工产业升级 - 湖北宜化投资365亿元建设新能源材料产业园 承接沿江化工企业搬迁 目前落地16个项目(10个投产 6个在建) 预计2025年全部投产 [7] - 搬迁后产品数量从15种增至40种(增长167%) 工业产值从190亿元增至460亿元(增长140%) 人均产值达825万元(劳动生产率增长158%) [8] - 年利税55亿元(增长787%) 年综合能耗87.6万吨标煤(下降52%) 三废排放大幅下降且废水实现零排放 [8]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 宁德时代在宜昌投资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 涵盖磷矿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 建成后每年为超40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材料 实现400亿元产值 [9][13] - 项目52天从签约到开工 296天从开工到投产 两年内年产值超400亿元 [12] - 吸引多氟化工 氟思创电解液 山东海科等19个上下游项目 总投资677亿元 形成聚链成群效应 [13] 环保与规划措施 - 2017年推动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 2018年对10多个化工园区分类整治 打造两个千亿级环保化工园区 [5][6] - 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从2018年18.6%提升至2024年48% 长江出境断面总磷浓度较"十三五"末下降近60% [8] - 招商坚持绿色环保底线 拒绝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如曾拒投45亿元项目) [13] 转型经验总结 - 依托磷矿资源和产业基础 通过产业链招商吸引头部企业 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13][15] - 构建"链式集聚+精准服务"产业模式 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政务服务 [16][17] - 坚持生态优先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