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于2023年2月正式落地 标志着经过4年试点后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4] - 注册制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打破传统核准制限制 强调市场自我调节和资源配置优化[4] - IPO超募比例从"十三五"时期年均3.82%下降至"十四五"时期(截至2025年5月30日)的-0.23%[4] - 企业上市门槛降低 为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促进优胜劣汰机制形成[4] 金融政策导向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 涵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五大领域[6] - 截至2025年5月末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103.32万亿元 同比增长14%[6] - 新增信贷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基建贷款占比超60% 转变为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占比约70%[7] - 多个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包括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2025年2月证监会的实施意见[6] 市场结构变化 - "十四五"期间(截至2025年8月20日)A股股权融资总额累计5.64万亿元 较"十三五"下降26%[9] - IPO数量超1400家 首发募资规模1.62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加约30%[9] - 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从2021年第一季度16.59%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18.46%[9] - 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186家 较"十三五"增长约5倍[9] 市场表现指标 - 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8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接近80%[10] - 2025年8月沪指站上3800点 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10] - 外资参与度提升 2025年1月出台政策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试点地区开展新金融服务[13] - 中国股票市场获利修正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靠前 估值较其他市场更低[13]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政策稳信心足 资本市场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