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形式,旨在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将股东利益与核心团队利益结合,并推动发展战略有效落地[1] 股权激励方式及股票来源 - 激励方式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满足归属条件后以授予价格获得A股普通股,归属前不享有股东权利且不可转让或担保[2] - 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或定向发行的公司A股普通股[2] 授予权益数量及占比 - 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93.57万股,占公告日公司总股本14,000万股的0.668%,为一次性授予无预留权益[2][3] - 全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涉及的股票总数累计未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20%,任何一名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累计未超过总股本1%[2][7] 激励对象范围及分配 - 激励对象共166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1,084人的15.31%,包括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董事会认定人员,不含独立董事及持股5%以上股东亲属[4][7] - 实际控制人镇立新(董事长/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获授0.5万股,占授予总量0.53%,其他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获授0.1-7万股不等,157名其他人员共获授剩余全部股票[5][6][7] 时间安排与归属条件 - 计划有效期最长36个月,授予日后分两个归属期:第一个归属期为12-24个月,第二个为24-36个月,归属需满足任职期限12个月以上[8][9][12] - 归属条件包括公司层面业绩考核: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触发值27%、目标值35%,2026年触发值44%、目标值55%,未达触发值则当期股票全部作废[13][14] - 个人绩效考核分A/B/C三档,对应归属比例100%/80%/0%,实际归属数量=计划归属数量×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个人层面归属比例[14] 授予价格及确定方法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90.42元,不低于票面金额且不低于公告前1/20/60交易日均价的50%或公告前120交易日均价的50%中的较高者[11] 会计处理及业绩影响 - 股份支付费用参照Black-Scholes模型计算,假设2025年9月授予,预计总成本2,115.72万元,2025-2027年分别摊销552.03/1,161.42/402.27万元[20][21] - 费用计入经常性损益,可能对期内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但预期通过提升团队积极性对长期业绩产生正向作用[20][21] 实施程序及调整机制 - 计划需经董事会、股东会审议,授予后60日内完成权益授予程序,归属前需验资并办理股份登记[15][17] - 若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息等事项,限制性股票数量和授予价格将按既定公式调整,增发新股时不调整[17][18][19] 公司与激励对象权利义务 - 公司有权监督激励对象资格,未达归属条件时取消归属,且不为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21][22][23] - 激励对象需在职贡献,归属前不得转让股票或获取股息,需自行承担税费,若因信息披露问题导致权益错误需返还全部收益[23][27]
合合信息: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