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连接+算力"战略实现收入结构优化 第二曲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00% 占比超35% 显著增强抗周期能力 [1][3] - 与诺基亚收入差距收窄至5% 约35亿元人民币 呈现加速追赶态势 [2] - AI专利及芯片技术积累深厚 全球AI专利申请近5500件 芯片专利申请约5700件 形成全链路AI赋能体系 [5][6]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715.5亿元 同比增长14.5% 二季度单季营收及净利环比均增长 [1] - 服务器及存储收入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收入占比55% [3] - 手机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30% 云电脑二合一云PAD销量突破100万台 运营商市占率达70% [3] 业务战略 - 运营商网络业务作为基本盘 通过深耕无线/有线核心产品保持份额稳中有升 并布局5G-A/万兆接入等未来技术 [3] - 政企业务紧抓全球智算投资机遇 服务器及存储业务高速增长 深化与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 拓展海外数据中心市场 [3] - 消费者业务推进全品类AI终端布局 家庭终端/智能手机/云电脑/移动互联产品协同发展 [3] 技术布局 - 发布融合AI的AIR RAN+AIR Core网络架构 以5G-A/全光网络赋能低空经济/万兆体验等新业态 [5] - 构建自研芯片+智算服务器+超大规模集群+智算一体机的硬件体系 与资源管理平台/训推平台/星云大模型等软件协同 [6] - 在中国移动AI通用计算设备采购中以17%份额位列第一 初步建成国产化智算产业开放生态系统 [6] 行业前景 - 预计2030年AI将贡献中国GDP超20% 为全球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 [4] - 2027年AI软硬件市场规模将达7800-9900亿美元 年增速40%-55% [4] - 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大投入 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计划2025年AI基础设施支出超3000亿美元 阿里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 [4] 发展挑战与应对 - 算力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承压 [7] - 通过快速提升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提高自研比例优化架构 从单一产品向解决方案及服务拓展以提升毛利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