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达14.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9% [1][3] - 实现净利润1250万元人民币 成功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亏损8187万元 [1][3] - 经调整净利润176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8% [1][3] - 线上零售药店收入8.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2% [9] - 毛利率约18% 毛利额2.68亿元人民币 [3] 用户生态与运营数据 - 平台注册用户规模达5280万人 [5] - 月活跃用户增速34.4% 付费用户复购率85.4% [5] - 注册医生22.9万人 其中58.9%来自三级医院 38.5%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 [8] - 处方药占商品交易总额81.7% [9] - 药品SKU总数21.6万个 其中62%为处方药 [11] 供应链与合作网络 - 与超过1650家供应商及98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合作 [10] - 为诺和诺德、大冢制药、诺华及武田制药等企业落地创新药物 [10] - AI赋能供应链系统将存货周转期稳定在25.7天 [19] 商业模式竞争优势 - H2H(医院到家)智慧医疗生态构建线下原生医患关系信任闭环 [7] - 高资质医生资源与熟人医患模式形成独特用户粘性 [8] - 生态飞轮效应:用户规模扩张带动合作资源富集 医疗资源丰富度提升用户留存 [11] 政策环境支持 - 七部委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人工智能、大数据为行业核心驱动力 [14] - 2021-2025年多项政策鼓励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公立医院应用 [15] - 2024年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细化84个可应用场景 [15] - 2025年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组建人工智能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15] 市场需求驱动 - 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 占总人口22% [17]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17] - 患者对"随时可及、长期跟踪"的慢病管理服务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17]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近半数一、二级医生已使用AI-CDSS软件 [19] - 部署AI电子病历智能体、预问诊智能体实现7×24小时智能预问诊及医疗记录管理 [19] - AI导诊智能体、AI医生助理优化医患服务匹配精度 [19] 资本市场表现 - 当前市值约53亿元人民币 [21][23] - 股价维持在发行价附近 [21] - 华夏、招商等头部公募基金加大对AI医疗标的配置力度 [26]
从业绩突围到价值重估,方舟健客(6086.HK)中期答卷里的增长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