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复苏背景 - 全球锂电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强势反弹 摆脱2024年低谷期 进入复苏-繁荣新阶段 复苏呈现全产业链协同增长特征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领跑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出货量达477GWh 同比增长49% [2] - 储能赛道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飙升至265GWh 同比增幅高达128% 主要受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调峰需求驱动 [2] 负极材料行业格局 - 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量价齐稳格局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产能优势挤压中小厂商生存空间 [5] - 新型产品产业化进程加速 快充负极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等走向量产 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5] - 行业核心逻辑从去库存转向提盈利 需求弹性与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增长高度同步 [5]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归母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激增1079.59% [1][5]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91.69% 环比增速显著 [5] - 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净利润达4.15亿元 负极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6] 市场竞争地位 - 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 市场份额高达21% 相当于每5吨人造石墨负极就有1吨来自公司 [6] - 快充负极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 硅基负极和硬碳负极已实现批量出货 成为少数能规模化供应硅基负极的企业之一 [6] - 拥有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客户群 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LG新能源等 合作持续深化 [7] 技术与产能优势 - 在负极材料领域拥有授权专利359项 包括12项国际专利 234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13项实用新型专利 [12] - 采用一体化布局战略 在内蒙古 四川 云南建设生产基地 实现全流程覆盖 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7] - 自主研发第三代厢式炉石墨化工艺 提升装炉量和产品均一性 同时大幅降低能耗 [7] 供应链与全球化 - 与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等签署战略协议 保障针状焦 石油焦等核心原材料稳定供应 [7] - 芬兰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项目通过EIA环评 建成后将辐射欧洲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 [11] - 与Falcon Energy Materials合作拓展天然石墨市场 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 [11] 政策环境支持 - 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负极材料纳入重点支持范畴 [10] - 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细则刺激动力电池需求 间接拉动负极材料市场 [10] -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为储能行业提供市场化保障 带动储能用负极需求增长 [11] 未来增长动力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和储能抢装潮延续 锂电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12] - 下游对能量密度 快充性能要求提升 推动快充负极 硅基负极等新型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13] -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延续 头部企业竞争壁垒进一步强化 [13]
锂电行情强势复苏,杉杉股份上半年核心业务盈利4.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