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绿色转型加速 - 河钢集团签下万吨级氢冶金绿钢出口欧盟订单 实现每吨钢碳减排50%的工业化突破 符合欧盟碳足迹认证标准[1] - 全国碳市场扩围将钢铁行业正式纳入 推动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 行业加速低碳化进程[1] - 截至7月底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累计投入改造资金超3000亿元 计划年底覆盖80%产能[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 酒钢集团启动2400兆瓦智慧电网及新能源项目 预计年底实现新能源年发电量64亿千瓦时 绿电占比达31.2% 年减标煤210万吨 二氧化碳585万吨[2] - 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首发BeyondECO-30%厚板产品 碳足迹降低30%以上 将建成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生产线 具备年产180万吨零碳板材能力[2] - 河北省公布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钢材地方标准 开展2025年度"河北绿钢"评价计划覆盖11家企业[2] 绿钢产业化进展与挑战 - 当前全球钢铁业碳排放占总量7% 中国占比超60% 欧盟碳关税2026年落地将使中国出口钢材成本增加50-100欧元/吨[3] - 7月下旬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1478万吨 环比下降5.6% 同比下降7.9% 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和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4] - 绿钢生产技术成本较传统高炉增加200-300元/吨 存在工程稳定性瓶颈 内陆钢厂绿氢获取困难 标准体系尚未完善[5][6] 氢冶金技术发展路径 - 全国认证绿钢占粗钢产量不足1% 但河钢60万吨级氢冶金工厂与宝武氢基竖炉项目已实现连续生产突破[7] - 2025-2030年氢冶金领域将实现重要突破 需建立全国统一绿钢碳核算体系 关注绿氢输送管网和核能制氢基地建设[7] - 氢气直接还原技术与氢能-焦化耦合成为降本增效核心路径 电弧炉短流程模式可能挤压氢冶金发展空间[8]
截至7月底,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